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姬燁、李麗、汪涌)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任徐和建5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將貫徹“新聞+服務、新聞+文化、新聞+科技、新聞+形象”的四大理念,在冬奧閉環管理之外,向北京冬奧會非註冊記者提供豐富採訪活動,同時還有“驚喜盲盒”。
5日,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亮相暨主媒體中心投入運行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冬奧組委總部舉行。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將對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所有來華涉奧人員(包括國內相關工作人員)實行嚴格的閉環管理。對於閉環外的相關採訪安排,徐和建&&,北京市於2022年2月1日——20日期間,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設立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要服務北京冬奧會非註冊但具有正式記者身份的媒體從業人員。
徐和建説:“考慮到當前國際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為確保北京冬奧會順利召開和城市安全,2022北京新聞中心接待原則為非必要不邀請臨時來華記者,以常駐京外國記者為主;非必要不邀請港澳&臨時來京記者,以駐點記者、駐內地記者為主;國內媒體以中央媒體為主,按一定比例邀請地方媒體記者。初步預計2022北京新聞中心整體接待規模為2000人。記者實行開放式管理。截至2022年1月5日8時,已有約1200名記者申請註冊報名。”
據介紹,2022北京新聞中心將提供三方面服務:一是為記者提供新鮮且有深度的新聞信息服務,將圍繞人文北京、綠色北京、科技北京三大理念,組織新聞發布、城市採訪和網絡展示等新聞活動,邀請中外媒體實地走訪北京城。
二是為記者提供周到且有溫度的媒體公共服務。2022北京新聞中心設立記者工作區,提供高速網絡、可實時觀看的高清公共信號等高效便捷的硬體設施,也將為記者提供諮詢、交通、餐飲、醫療等優質便捷的媒體服務保障。
三是為記者提供豐富且有厚度的文化交流活動。2022北京新聞中心以“展現‘雙奧之城’魅力,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為主線,通過小切口展現大時代的方式,策劃組織既有體現中國之美的“美麗中國”“多彩神州”展覽展示;也有科技范十足、彰顯北京城市魅力的“看典”“寄語”“悅游”“探夢”等互動展示;還有體現雙奧文化特色的奧運徽章時空交換站。
此外,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還準備了一些“驚喜盲盒”。“希望大家屆時到2022北京新聞中心親自體驗這份喜悅。”徐和建説。
據悉,考慮到今年冬奧會註冊記者和非註冊記者採取的閉環和開放式的不同管理方式,從實操層面,北京冬奧會註冊記者不能到2022北京新聞中心開展工作。
-
北京核心區正在逐漸“靜下來”逐漸改善人居環境
昨晚,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主任張維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訪談,解讀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有關情況。張維&&,北京城市更新不搞成片的大拆大建,而是要通過一點一滴的更新提質,逐漸改善人居環境、激發城市活力。
-
踔厲奮發 北京石景山區全力做好冬奧籌辦備賽工作
逐夢冬奧的腳步一刻也不曾停歇。石景山區將進一步統籌做好冬奧會、春節等重大活動和重大節日服務保障工作,確保交通順暢、環境優美、城市和諧。與冬奧社區相鄰的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全校師生加起來300多人,別看學校不大,卻是全國第一所國家體育總局授牌的冰雪學校。
-
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試運行 已進入賽時閉環管理
在昨天舉行的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媒體中心運行團隊主任張文雷介紹説,按照國際奧委會里程碑任務的要求,主媒體中心1月4日正式啟動試運行。
-
顯“韌勁” 鉚“幹勁” 蓄“後勁” 首都經濟觀察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説,科技創新和産業項目正在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
北京市交通行業 共享單車企業將納入信用監管體系
為了更好地監管共享單車行業,規範用戶權益保護、車輛調度、數據安全等,北京將把共享單車企業納入信用監管體系。近期,市交通委還將上線道路貨運、共享單車行業信用評價指標,作為第二批次開展信用評價上線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