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盛會腳步臨近,舉辦地之一的延慶,迎來了最火熱的雪季。萬科石京龍滑雪場,一隊“藍色”從高級雪道頂部飛馳而下,花式繞樁、巧過旗門,儼然一隻只雪上飛燕。這些雪上高手們,不是普通滑雪愛好者,他們的身份是雪橇項目裁判員、高山滑雪項目裁判員、瑞士國家職業滑雪指導員……
倒推幾年,他們還只是35萬“延慶鄉親”中的普通一員:農民、面點師、社工等,職業看上去似乎並不那麼“高大上”。從2018年至今,延慶面向全區免費開展“十萬人次大培訓”,培養制冰師、滑雪教練員等,目前累計培訓10.16萬人次,取得職業技能證書的已達7322人次,1400余位延慶青年吃上了“冰雪飯”,開啟冬奧新人生。
測量每件裝備的數據,每一位運動員的各項身體數據,每一把雪橇的重量、長、寬、高,乃至零件的間隙;輔助國際雪橇聯合會的技術官員們工作;在2021年下半年的冬奧會測試賽中擔任雪橇項目裁判——這是5年前的李偉怎麼也想不到的。
“我本是延慶一名普通的社工,學滑雪時已經35歲了,初級道我是連滾帶爬下來的!”站在萬科石京龍滑雪場賽道前,40歲的李偉笑着追憶往事。
2018年5月,延慶區人力社保局緊緊圍繞冬奧會服務保障,開展“五年十萬人次大培訓”,即面向全區18至60歲人群招募,免費開展滑雪教練員、澆冰師、無人機駕駛員等83個新職業培訓,在五年內爭取實現十萬人次培訓。
“這是冬奧給我們延慶人帶來的人生機遇啊!”2019年,在延慶區體育局推薦下,李偉報名參加了北京冬奧組委雪橇項目國內技術官員培訓班,經過苦學、勤練,成功通過全英文的筆試、面試,取得了擔任雪橇項目裁判員的資格。還有1個月,北京冬奧會就要開幕了,李偉特別期盼能參與其中,“向全世界展示‘延慶鄉親’的精神風貌和專業技能!”
“大培訓”同樣改變了原為挖掘機司機王衛民的人生軌跡。在延慶區夢起源滑冰館,延慶區體校的青少年們在冰上自由飛馳,冰刀濺起絲絲冰屑。幾輪滑行下來,孩子們休息間隙,澆冰師王衛民開動澆冰車。將兩米長的澆冰裝置調近冰面,推開前進擋,橫絞龍、豎絞龍輪動工作,將浮於冰面的絲絲冰屑收集到雪箱。同步打開水閥,水簾緩緩落向冰面,冰面頓時潔凈如新。如今,50歲的他不僅吃上了“冰雪飯”,還和學滑冰的女兒多了不少共同話題。
通過“大培訓”,農民小夥閆慶生不僅當上了滑雪教練員,還靠着滑雪的硬本領應聘為冬奧會延慶賽區安全防護員;辭去配菜員的工作,24歲的趙冰在培訓後,考取了瑞士滑雪學校兒童指導員證書,已教授200餘人次滑雪,收入是以前的一倍……
從普通人到躍上國際舞&,冬奧會的籌辦舉辦,正在助力一批批延慶人開啟人生“蝶變”。(記者 李瑤)
(原標題:2018年至今,免費開展“十萬人次大培訓” 1400余位延慶青年開啟冬奧新人生)
-
本月起可提交小客車指標申請 新能源指標增1萬個
1月起至3月8日,是今年上半年提交小客車指標配置申請的時段。具體配置比例上,普通小客車指標方面,家庭和個人指標額度共計28600個,家庭和個人同池搖號;新能源小客車指標方面,家庭和個人指標額度共計63600個,其中家庭指標額度44520個,佔比70%,個人指標額度19080個,佔比30%。
-
“十四五”期間 每年擬招400余緊缺學科鄉村教師
“十四五”期間,本市將暢通城鄉一體配置渠道,引導優秀人才向鄉村學校流動。方案明確,本市將完善交流輪崗機制,調整優化鄉村學校教師高級職稱比例;每年招聘400余名緊缺學科鄉村教師,重點涵蓋體美勞等學科。
-
北京冬奧會迎來倒計時一個月
當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迎來開幕倒計時一個月。
-
冬奧“雪飛天”進入賽時狀態
現在,場館造雪進展如何。
-
"書香助夢 燃情冰雪"首圖多項特色文獻服務迎冬奧
開闢線上線下資源專欄,舉辦奧運主題的展覽、演出、講座和京津冀青少年冬奧主題線上答題等多種閱讀推廣活動……昨天,首都圖書館啟動“書香助夢 燃情冰雪”迎冬奧系列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