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迎冬奧 崇禮綻新顏
2021-12-30 08:49:30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近日,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冰雪小鎮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張家口賽區頒獎廣場舞&亮相。這是12月28日拍攝的頒獎廣場舞&(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

  協同奮進“壓線衝刺”

  長達三個月的“相約北京”冬奧測試賽進入尾聲,各比賽場館不僅通過了“壓力測試”,更贏得八方賓朋肯定,“冰絲帶”飛舞靈動,有國外運動員點讚這是“滑過的最快的冰”;“冰玉環”牽手“雪如意”,崇禮賽區山林映場館,文化與生態之美讓人陶醉。

  讚譽是對兩千多個日夜拼搏奮戰的最好回報。“一刻不停、一步不錯、一天不誤”,6年來,北京、張家口只爭朝夕、迎難而上,疫情期間也工作不斷、力度不減,確保了各項籌辦工作有條不紊向前推進。如今,所有競賽場館全面完工,“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理念一以貫之,無數項專利設計就此誕生,多個“中國第一”“奧運首創”驚艷世界。兩地三賽區盡心盡力、協調發力,“用足了每一天”,終於可以自信宣告: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冬奧籌辦成績優異,本地發展同樣亮眼。這方面,崇禮小鎮就是最好的樣本。作為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崇禮“山連山、溝套溝、溝溝不連通”,2015年貧困發生率近17%。而在冬奧東風下,這座小鎮迎來“冰雪之變”。一來,要致富先修路。京張高鐵崇禮鐵路、太錫鐵路、京禮高速等高鐵高速相繼建設開通,不僅服務冬奧,更構建起“一小時生活圈”,為小鎮發展插上了騰飛之翼。二來,冰雪經濟“熱”起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降雪早、積雪厚、存雪期長達150天”的發展煩惱,反過來成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幾年間,來自北京、天津乃至全球的企業,紛紛涌進將承辦部分雪上項目的崇禮,建雪場、辦賽事、搞旅游,冰雪産業鏈實現“一條龍”提升。目前崇禮有3萬多人從事冰雪相關産業工作,每4個當地人中就有1個人吃上了“冰雪飯”。

  再深入看,從冬奧籌辦到本地發展,背後都離不開一個關鍵詞:協同。回顧這幾年的籌辦工作,冬奧牽引兩地三賽區協同飛躍,協同也在助力冬奧築夢,這種交織融合早已超越體育層面,拓展至扶貧、生態、科技等諸多領域。北京發揮首都資源優勢,加大對張家口賽區的支持幫扶力度;來自張家口的風電、光伏電通向北京,讓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100%用上“綠電”;京地科研院所與河北企業合作,研發生産滑雪場內的尖端設備,填補國內空白……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眼下,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已建立起高效、常態化的溝通機制,這些在籌辦冬奧過程中形成的新理念、新舉措,都是區域協同的寶貴財富,必將在更大範圍為一體化發展添彩賦能。

  奧運盛會大幕即將拉開,世界將相聚雙奧之城。再接再厲、協同奮進,“簡約、安全、精彩”的冰雪盛會,也將為區域帶來更多福祉。(晁星)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協同迎冬奧 崇禮綻新顏
    近日,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冰雪小鎮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張家口賽區頒獎廣場舞&亮相。再接再厲、協同奮進,“簡約、安全、精彩”的冰雪盛會,也將為區域帶來更多福祉。
  • 首席天氣預報員董全 做萬全準備 測山間風雲
    ”  董全來自中央氣象&,現為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氣象服務團隊首席預報員,在冬奧氣象中心負責賽區預報服務的技術把關、站點預報以及場館簡報材料製作。董全在中央氣象&負責全國的天氣預報,他直言,這與在崇禮對賽場的預報區別很大。
  • 太崇鐵路建設者 創“中國速度”赴“冰雪之約”
    12月,在太崇鐵路上,一輛測試列車駛出崇禮隧道。中鐵十六局集團參建的太錫鐵路太崇段項目全長15.864公里,包括總長14.434公里的和平、崇禮兩座隧道,以及長242米的崇禮大橋和新建崇禮車站,同時增設10座輔助坑道6.655公里,累計隧道開挖達21.089公里。
  • 北京&&25條措施 特殊技能人才落戶可放寬年齡限制
    為進一步提升本市對外開放水平,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加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促進外商投資穩定發展,近日,市商務局印發《北京市關於進一步加強穩外資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向外國投資者充分展示北京高水平開放的姿態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 24小時監測 北京冬奧主物流中心進入配送頂峰
    近期,隨着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OBS)海運物資大部分運抵北京,擔負着北京冬奧會物流樞紐功能的主物流中心,持續保持高速運轉狀態,進入賽前配送頂峰階段。
冬季兩項中心為冬奧會做好準備
冬季兩項中心為冬奧會做好準備
我與冬奧的故事|我為冬奧站好崗
我與冬奧的故事|我為冬奧站好崗
“冰絲帶”建成智慧場館
“冰絲帶”建成智慧場館
北京:體驗無人駕駛地鐵
北京:體驗無人駕駛地鐵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15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