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技術樓外景。本報記者 鄧方佳攝
昨天(28日),作為“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的最後一項活動,為期4天的2021至2022冬季兩項國際訓練周在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群的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拉開帷幕。儘管這次訓練周專為打蠟師們測試雪臘而設,並沒有運動員參與,但無論是場館設施、場地造雪,還是志願者服務等方面,都已經為冬奧賽時做好了準備。
現場觀賽體驗有保障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面積大、場地寬闊。為保證賽時的觀賽體驗,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和基礎設施經理陳國徽&&,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以技術樓為中心,將觀眾看&搭建在技術樓下方及兩側,前端為射擊靶場及罰圈區,中間則設置了兩條賽道,這樣就在小範圍內形成了一種“環抱”的緊湊格局,加上現場有97座照明燈的保障,非常利於現場觀賽及賽事轉播工作。而技術樓的東西兩側還設置了兩塊大屏幕,現場觀眾和工作人員通過大屏幕就可以看到遠端賽道的實時賽況。
據陳國徽介紹,技術樓堪稱冬季兩項中心的技術大腦,他説:“場館的運行中心就設置在技術樓內,樓內配置有大量的機房,能夠收集賽道以及核心區各個技術點位傳來的信息,它還可以跟北京的主運行中心進行連線,實時了解賽場內外的情況並進行交流。”
造雪不影響生産生活
魏慶華是古楊樹場館群的山地運行經理,他和他的部門過去6周在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造雪。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雪道面積近12.5萬平方米,覆蓋它們需要用水6萬噸,成雪10.5萬立方米。而為了保護賽道不被周邊裸露地面上的風沙侵蝕,還要在賽道周邊進行景觀造雪,這部分造雪用水10萬噸,成雪17萬立方米。“這兩部分造雪工作已經全部完成。”魏慶華説,“接下來要進行的是儲備造雪,需要用水3萬噸左右,可以成雪約5.6萬立方米。”
這些聽起來非常龐大的數字,其實並不會與當地居民的生産生活用水造成衝突,對整個環境也非常友好。據魏慶華介紹,整個古楊樹場館群的造雪用水量不到當地用水總量的1%。這得益於為冬奧會場館群修建的一個20萬噸的蓄水池以及5個景觀湖,它們可以把地表徑流和夏天的雨水收集起來,不僅可以供比賽造雪之用,而且還可以滿足賽場周邊景觀綠化以及農田灌溉。
志願工作保駕護航
在志願者領域,據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志願者經理産佳介紹,本次國際訓練周共有90名志願者參與工作,其中31人在閉環內服務,59人在閉環外。而在北京冬奧會賽時,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將有451名志願者全面參與到交通保障、語言服務、媒體運行、場館管理、技術支持、醫療保障、志願者統籌、賽事服務共8個領域的35個崗位中。這些志願者來自於北京、河北兩地的14所高校以及兩地的醫療機構。
-
亞洲單體最大超級“菜籃子”鮮農批在北京開張
歷時五年建設,北京“菜籃子”再添重量級成員。“首農美好生活市集”是首農食品集團打造的品牌推廣活動,在這裡消費者可一站式品嘗、體驗、了解、採購首農食品集團旗下的品牌産品。
-
“十四五”時期北京將供應100萬套住房
新京報記者12月28日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近日,《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社會公共服務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進一步發揮北京優質資源輻射作用,推進京津冀公共服務協同發展,推進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服務區域共建共享。
-
地鐵14號線即將全線貫通 日均客運量將超91萬人次
地鐵14號線麗澤商務區站的站廳層和站&層採用通透設計,營造了空間開闊的視覺效果。14號線貫通運營後,張郭莊站上行首班車發車時間為4時55分,末班車發車時間為22時30分;善各莊站下行首班車發車時間為4時55分,末班車發車時間為22時30分。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年辦結599項民生實事
董英濤所在的潞城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是通州區疫情防控的最前哨,負責入境航班入京人員隔離點醫學檢驗任務。廠通路的開工,標誌着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交通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向縱深邁進。
-
北京冬奧會城市運行保障全要素應急演練舉行
北京冬奧會城市運行保障組模擬冬奧會賽時某日疊加發生城市運行保障突發事件,演練按照全要素、抗極限、場景化、實戰化要求開展,檢驗和磨合城市運行保障相關機制,為做好冬奧會城市運行保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