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扣”涉案扣留車輛監管APP,實現了對涉案車輛和證件處置的閉環管理;“三級執法聯動管理體系”為全國公安機關規範執法權力運行提供了借鑒樣本;“戶口審批事項監管機制”,在推動戶口審批權限下放的同時,完善了事中、事後全方位監管機制措施……市公安局近日通報了全局評選出的改革實踐創新成果,體現了北京警方2021年深入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的成效。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持續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先後制定&&系列執法監督管理機制改革實施意見,深化完善標準規治、聯動集成、全程動態、精密智控、以法塑行、陽光公開“六大監督管理模式”,逐級明確執法責任,編制刑事、行政辦案及行政管理各環節、各崗位執法責任清單,着力破解執法監督管理難題,創新構建與首都現代警務相適應的執法權力運行機制。
在規範權力運行方面,北京警方進一步深化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工作機制,推進基層所隊處理警情標準化、打擊辦案隊規範化、案管組專業化“三位一體”協同運行建設,有效強化警情、案件全量化管理;依託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合成作戰功能創建“一般案件支撐、重點案件引領、專項工作統籌”的智慧案審新模式,實現對案件認定、取證、審查、深挖、依法處理全流程跟進指導、審核把關和監督管理。
特別是“以執法監督管理委員會為統籌,以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為牽動,以基層案管組為支點”的“三級執法聯動管理體系”,打通全流程、全要素、全環節閉環監督“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形成了資源集中、合力凝聚的執法監督管理新局面,為全國公安機關規範執法權力運行提供了“北京樣本”。
在提升執法質效方面,北京警方結合公安隊伍教育整頓,緊盯警情處置、受案立案、案件偵辦、依法處理、涉案財物管理等關鍵環節,組織開展全覆蓋、高頻次、滾動式全局性專項督導檢查,落實監督管理全程跟蹤、問題預警實時整改、考評紅線剛性問責機制,堅持問題發現與整改、追責一體推進,及時發現執法隱患,消除執法風險,有力推進受立案和刑事案件“兩統一”改革,提升執法工作質效。
同時,通過科技賦能監督。全面應用政法辦案智能管理系統,推進執法視音頻資料與執法辦案、執法管理系統融合共享,健全執法全流程監督管理,優化升級案件管理功能,對34項辦案期限和18類異常辦案情況自動智能預警,最大化推動執法數據全量匯聚融通。建立全局執法質量參數及規範執法指數體系,實現對全局執法質效的整體把控和常態管理。
在為民服務方面,北京警方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推出電子印章、交通事故遠程處理等21項便民利企措施,將公章刻製、旅館業特種行業許可證核發等12個事項納入“證照分離”改革,推出14項京津冀自貿區“同事同標”事項(同事項名稱、同受理標準、同申請材料、同辦理時限和辦理結果互認),全力推動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全面規範窗口服務,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
市公安局進一步深化“接訴即辦”改革工作的意見,優化兩級專班、三級管理工作模式,嚴格落實首接負責制,配套完善7×24小時值守、雙派單、聯動督辦、分析研判等制度,強化主動治理與“未訴先辦”,全力推動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市公安局&&,接下來將持續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不斷提升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水平,全力推進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首都法治公安建設。(記者 孫瑩)
(原標題:市公安局評選出年度改革實踐創新成果 執法規範化建設捧出“北京樣本”)
-
丹頂鶴首次飛臨野鴨湖
4日,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巡護隊員在野鴨湖自然保護區例行巡護時,發現兩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丹頂鶴,這是延慶區範圍內首次發現丹頂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科研工作者劉均平介紹,丹頂鶴對濕地環境變化最為敏感,此次在野鴨湖自然保護區發現丹頂鶴,側面印證了地區生態環境向好。
-
15場中軸線大講堂開講
“魅力北京 大美中軸”系列活動日前啟動。“魅力北京 大美中軸”系列活動由市文物局和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主辦,包含“活起來的中軸”“鏡頭中的中軸”“創意裏的中軸”“記憶中的中軸”4大板塊、12項特色活動。
-
北京市公安局執法規範化建設捧出“北京樣本”
建立全局執法質量參數及規範執法指數體系,實現對全局執法質效的整體把控和常態管理。市公安局&&,接下來將持續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不斷提升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水平,全力推進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首都法治公安建設。
-
環球度假區開啟暖心“冬季假日”
環球度假區冬季特色景觀近日開啟,夜色裏的好萊塢景區流光溢彩。沉浸式娛樂演出是本次冬季假日體驗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主題性節日裝飾和冬季主題的電影角色見面會。
-
北京市地下水位回升近5米 藏水於地增25.5億方
今年汛期的豐沛降雨及正在進行的生態補水,藏水於地的效益開始顯現。市水文總站還對重要水源地、重要生態補水河段沿線開展了地下水位監測工作,這些區域的地下水位變化也較為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