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冬奧村,探訪了冬奧村運行區代表團接待中心、運動員一站式購物廣場區以及運動員公寓。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副處長宋嘉業介紹,北京冬奧村以居住者的身、心和健康作為核心,對居住的安全性,健康性和智慧性提供了一整套系統化的解決方案,為運動員營造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打造冬奧健康家園。
北京冬奧村將於2022年1月23日預開村,1月27日正式開村,2月23日閉村;冬殘奧村自2022年2月23日預開村,2月25日正式開村,3月16日閉村。
北京冬奧村總建築面積約33萬平方米,由20棟住宅組成。北京冬奧村居住區將為各國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住宿、餐飲、醫療等保障服務,可提供2338個床位。冬殘奧會期間約1040個床位。
代表團接待中心由老廠房改造而成
北京冬奧村包括運行區、廣場區、居住區三大功能區域,分別承擔着運動員的報到、休閒娛樂和居住功能。
從冬奧村北門入內,右手邊即是運行區,賽時承擔各代表團註冊、安檢、禮賓、媒體接待的功能。一層寬敞的大廳,就是代表團接待中心。
北投集團冬奧村項目部工程師宋旭光介紹,這裡由原北京第四清潔車輛廠廠房15棟既有建築進行翻新、改造而成。運動員在門口安檢完,即在此完成註冊、激活,報到完成後入住居住區。為了方便外籍運動員,運行區還將有一位會説英語的機器人提供導引服務。
運動員房間可鳥瞰冰道全貌
完成註冊激活後,運動員即可入住公寓。居住區分東、西兩區,由20棟公寓樓組成。
北投集團冬奧村項目部項目經理屈晨介紹,公寓樓的設計理念來自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式,20棟建築圍合成6到7個合院,打造成現代“四合院”。其中,有2個比較大的院落,其餘兩三棟樓各自組成小的院落。通過圍合和開放的空間變化,形成樓樓有園、戶戶有景的社區歸屬感。
這些院落中不乏中國文化元素的設計,體現出奧運文化和傳統文化的融合。屈晨介紹,東西區兩個大院落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清代乾隆年間的中國傳統冰上體育活動圖卷《冰嬉圖》,加上其他的景觀植物,營造出中國古典園林意境。從運動員房間則可以鳥瞰冰道的全貌,感受“冰嬉”之樂。
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場館運行團隊居民生活服務經理李彬介紹,居住區公寓分為4個戶型。北青報記者探訪了其中最大的220平方米套間。進入房間,首先就是大客廳,5個臥室位於客廳兩側,每間臥室配有床、床頭櫃、衣櫃、衣架、檯燈等。值得一提的是,運動員可以調控床頭和床尾的傾斜度,滿足看書、看電視、睡覺等不同需求。對於有加長床需求的運動員,床位安置了床尾凳,使得整個床的長度能達到2.2米至2.4米。為了讓運動員能夠休息好,各個房間還配置了電動窗簾,實現100%遮光。
廣場區設28處生活服務空間
北京冬奧村設置了廣場區,這裡“藏”着28處生活服務空間。這是運動員、隨隊官員和媒體進行交流互動的主要區域。
廣場區是一個下沉廣場,賽時,運動員可以在這裡享受到“一站式”的生活服務,包括沖印、幹洗、花店、書報亭、旅行社、美發美甲、便利店、銀行等服務。目前,即將入駐的中國銀行營業廳已經完成裝修,其他店舖也正在裝修中。
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場館運行團隊廣場區經理瞿嵩明介紹,今年11月20日和21日,冬奧村將進行壓力測試,包括居住區、運行區、廣場區等都要模擬賽時狀態,商戶均需完成裝修、物資引進等工作,並確保人員到位。賽後,廣場區的商業業態將進行調整,打造北投購物公園,並對市民開放。
文/本報記者 劉洋
-
北京發布勞動人事仲裁典型案例 加班未申請補休並非“過期作廢”
北京市人社局調解仲裁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北京市第七次發布仲裁典型案例,案例聚焦勞動人事仲裁問題集中領域,回應百姓對和諧勞動關係需求關切。
-
北京市11月6日啟動供暖 室溫達標同時落實節能降耗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羅鑫)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獲悉,經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2021年-2022年採暖季正式供熱時間提前至11月6日0時,確保溫度按時達標。
-
北京發布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 生態用地逐年增加
數據還顯示,北京市城鄉建設用地減量提質,實現了從北京新版城市總規實施前的2921平方公里(292100公頃)減到2860平方公里(286000公頃)的總規目標。
-
北京:醫聯體開展熒光腔鏡精準肺段手術助力患者健康
11月5日,在北京市第六醫院的醫聯體胸外科病房手術室,北京協和醫院與北京市第六醫院的醫護人員進行團隊協作,開展熒光腔鏡精準肺段手術。當日,在北京市第六醫院的醫聯體胸外科病房手術室,北京協和醫院與北京市第六醫院的醫護人員進行團隊協作,開展熒光腔鏡精準肺段手術。
-
歡迎全球媒體關注報道北京冬奧會——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題:歡迎全球媒體關注報道北京冬奧會——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 答:我們歡迎各國媒體來華採訪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目前,已有超2500名文字和圖片記者提交北京冬奧會註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