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改委、市城管委近日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工作方案(試行)》。據悉,《方案》將探索建立全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以實現“十四五”時期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4%的目標,為綠色北京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據介紹,承擔消納責任的市場主體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獨立售電公司、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包括增量配電項目公司);另一類是通過電力批發市場購電的電力用戶和擁有自備電廠的企業。
消納責任履行方式主要有四種。第一是自發自用可再生能源電量,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利用自有建設用地、建築屋頂等建設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通過自發自用方式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第二是購買可再生能源電量,有關主體通過電力市場進行交易的可再生能源電量,按交易結算電量計入購電市場主體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可再生能源電力可通過市場化交易實現,也可暫由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代購方式予以實現。第三是購買超額消納量,各類市場主體可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可再生能源消納憑證交易系統上,向超額完成年度消納量的市場主體購買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以下簡稱“超額消納量”),通過購買超額消納量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需要注意的是,承擔消納責任的市場主體售出的可再生能源電量和已轉讓的消納量不再計入自身的消納量。
此外,市場主體還可購買綠色電力證書履行消納責任。市場主體可自願認購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通過綠證交易方式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綠證對應的可再生能源電量等量記為消納量,具體參照國家有關文件要求執行。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明確了相應考核機制,即每年2月底前,將組織開展上年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完成情況考核。(實習記者 鹿楊)
(原標題:北京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方案出爐)
-
北京發布勞動人事仲裁典型案例 加班未申請補休並非“過期作廢”
北京市人社局調解仲裁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北京市第七次發布仲裁典型案例,案例聚焦勞動人事仲裁問題集中領域,回應百姓對和諧勞動關係需求關切。
-
北京市11月6日啟動供暖 室溫達標同時落實節能降耗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羅鑫)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獲悉,經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2021年-2022年採暖季正式供熱時間提前至11月6日0時,確保溫度按時達標。
-
北京發布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 生態用地逐年增加
數據還顯示,北京市城鄉建設用地減量提質,實現了從北京新版城市總規實施前的2921平方公里(292100公頃)減到2860平方公里(286000公頃)的總規目標。
-
北京:醫聯體開展熒光腔鏡精準肺段手術助力患者健康
11月5日,在北京市第六醫院的醫聯體胸外科病房手術室,北京協和醫院與北京市第六醫院的醫護人員進行團隊協作,開展熒光腔鏡精準肺段手術。當日,在北京市第六醫院的醫聯體胸外科病房手術室,北京協和醫院與北京市第六醫院的醫護人員進行團隊協作,開展熒光腔鏡精準肺段手術。
-
歡迎全球媒體關注報道北京冬奧會——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題:歡迎全球媒體關注報道北京冬奧會——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 答:我們歡迎各國媒體來華採訪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目前,已有超2500名文字和圖片記者提交北京冬奧會註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