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中國總部、小米昌平二期、科興疫苗擴産、多條地鐵新線……今年前三季度,一批重大項目加速落地北京。昨天,市發改委對外披露,全市投資總體保持恢復增長態勢,截至10月底,累計推動497個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6412億元。

壓茬推進新項目
已儲備1967個投資超億元項目
精緻複雜的傳統元素完美地融入建築紋理組織之中,優雅綿密的線條交織於各個展廳之間。兩個月前,新國展二期正式開工,待2024年建成投用,這裡將成為本市建築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技術最先進的綜合性會展場館。
這類重大項目的密集開工,推動北京1-9月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4.8%,其中建安投資同比增長9.6%。抓續建方面,4000余個建設項目頂住京外關聯疫情、汛期降雨偏多等不利因素,整體保持較高施工強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批原計劃在明年或者後續年度開工的項目也在今年落地實施。前三季度,本市集中調度寶馬中國總部等41個、總投資1544億元的年度計劃外增量項目,其中已有20個項目實現開工,總投資1011億元。
“此外,北京印發重大投資項目儲備管理辦法,全市重大投資項目儲備庫入庫億元以上項目1967個,計劃總投資超2.5萬億元,為後續經濟增長打下基礎。”相關負責人説。
生産性投資擴大
折射高精尖産業提速發展
産能提升10倍,預計可年産1000萬台智能手機,産值約600億元……84天“跑”完過去需要240天的前期流程,小米智能工廠二期不久前在昌平正式開建。
小米集團總裁王翔介紹,小米昌平智能工廠將與已建成的亦莊一期工廠,形成“研發+量産”的産業協同效應。這是“北京智造”“北京服務”等生産性投資持續擴大的縮影。數據顯示,在小米智能工廠二期、北京奔馳生産線升級改造、科興疫苗擴産等項目帶動下,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85.7%,帶動第二産業投資佔比較上年同期增長2個百分點,達到9%。
同時,“兩區”建設持續發力,民生銀行大廈、新國展二期等項目實現開工,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服務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24.9%、15.9%、6.8%。
“仔細看北京前三季度的固定資産投資可以發現,反映技術裝備水平提高、生産能力擴大的設備購置類投資同比增長49.1%,這折射出北京高精尖産業正提速發展。”相關負責人説。
城市品質提升
棚戶區改造完成超3700戶
8月底,“斷”了約20年的地鐵1號線和八通線實現跨線運營。這項規劃建設多年的軌道交通工程順利投用,讓乘客真正實現“一條線坐到底”。
今年是北京軌道交通通車“大年”,一批地鐵線將集中建成通車。“重大基礎設施和城市更新項目加快落地,帶動城市功能與城市品質優化提升。”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京唐城際鐵路全線鋪軌,軌道交通19號線一期、機場線西延等多條新線啟動試運行。
老百姓關心的住房方面,前三季度全市新開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69個,新完工項目58個,東城區西總布街區、通州區南大街等申請式退租項目啟動,光明樓17號樓等危舊房改建試點項目開工,棚戶區改造完成超3700戶。(記者 曹政)
-
折扣優惠眼花繚亂,沒點奧數功底不配過"雙11"
11月2日,記者進入某電商平台的“雙11”領券會場看到,優惠券種類繁多,不同商品種類的優惠力度不同,不同品牌的活動也有較大差異。除了滿減優惠券外,商家最常做的促銷活動還有“買一送一”和“滿贈”,很能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然而其中也充斥着“文字游戲”。
-
導游要變"主播"?旅游行業"重塑"倒逼人才培養變革
為推動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近年來,該校旅游規劃與設計學院增設了“智慧旅游技術應用”專業,“酒店管理”專業更名為“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景區開發與管理”更名為“智慧景區開發與管理”。
-
“雙減”之後,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為何依然火爆
近日,2021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在全國大部分省份開考。有專家指出,“教資”考試就是“入口關”,就是從入口端選拔、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到教師隊伍中來。近些年,不少地方中小學拋出了極具吸引力的高薪,吸引名校畢業生前來任教,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中學教師面試一半是博士”的局面。
-
“一夜入冬”,寒潮下的“保”“暖”
北京市氣象&首席預報員雷蕾介紹,降雪過後,北京的氣溫可能跌破近十年同期最低值,風寒效應明顯。寒潮來勢洶洶,各地提前啟動應急預案,全力保障城市燈火通明和千家萬戶溫暖。
-
北京國企不斷加大調整重組力度 競爭力躍上新&階
近年來,北京國企不斷加大調整重組力度,推進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陸續實施了首農集團、京糧集團與二商集團重組,城建集團與住總集團重組,京投公司與軌道公司重組等18家一級企業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