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上網課怎麼樣?生活上有沒有困難?有什麼需要的就找奶奶們。”3月28日上午,馬鞍山市花山區金家莊街道礦內社區七姐妹“五老”志願者服務隊隊員陳茹忠,挨個給社區裏的流動兒童家裏打電話,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生活。自3月13日馬鞍山市發生疫情以來,陳茹忠和她的姐妹們每天如此。
七姐妹“五老”志願者服務隊,最初由7位退休的老教師、老勞模、老基層幹部組成。這些剛退休的“老姐妹”,看到所在小區有許多流動兒童,而他們的父母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管孩子,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就産生了幫一幫他們的想法。在金家莊街道關工委的幫助下,2008年5月,七姐妹“五老”志願者服務隊成立。
帶着關心下一代的愛心,七姐妹把社區裏的流動兒童都“管”了起來。她們“管”交通安全,對轄區內61名流動兒童挨家挨戶上門進行安全宣傳,並在小區居委會成立“流動兒童活動站”,讓他們放學後來活動站做作業和參加活動,並負責接送。她們“管”學習,以“流動兒童活動站”為平台,&&安徽工業大學大學生志願者,在節假日為流動兒童們免費輔導學業。她們“管”文體活動,利用自身能歌善舞的優勢,教孩子們唱歌、跳舞、朗誦、打快板,帶着他們走進軍營、走進敬老院、走上社區大舞&演出,孩子們也多次在社區文藝匯演中獲獎。
“七姐妹”的付出,讓許多孩子發生了改變。流動兒童小煥是小區裏的“調皮蛋”,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裏墊底。七姐妹“五老”志願者服務隊中的五姐高桂珍當過小學教師,把小煥作為一對一&&對象,免費輔導他學習語文、數學,幫助他按規範要求完成作業。在高桂珍的輔導和教育下,小煥成績很快就“上來了”。為了鼓勵小煥,高桂珍又讓他參加流動兒童舞蹈隊和詩歌朗誦隊,在參加社區老少同樂演出中,讓他在詩歌朗誦隊中擔任領誦,與大家一起拿到了社區文藝演出二等獎。如今,小煥考進了馬鞍山一所技師學院。
受到七姐妹“五老”志願者服務隊的感染和帶動,一些愛心人士也加入她們。目前服務隊已經發展壯大到120人,用實際行動,為流動兒童構築了愛心港灣。(通訊員 吉太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