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人事 政情 本網 旅遊 圖片
新華網 > > 安徽頻道 > > 正文

團圓就是無論走得多遠都有人牽挂

2022年02月09日 11:37:42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搖頭晃腦學唐詩的年紀,很多中國孩子都背過這首王安石的《元日》。如果放在語文考試上,多半要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正確答案是:此詩表達了作者對新春的期待,對新生事物的向往。

    如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對“貼桃符”這樣的風俗也渾然陌生。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每每讀到這首詩,遠離故鄉和親人的人難免産生惻惻然的小情緒。

    中國人對團圓的期盼亙古常在。鄉愁如煙,不絕如縷,對團圓的渴望,構成了我們的文化底色。“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即便垂垂老矣,當年一起玩鬧的小夥伴“知交半零落”,還是要騎驢還鄉,摸一摸母親當年手植的大柳樹,如今已經亭亭如蓋,再旁敲側擊地托人打探曾經暗戀的她,如今是否安好。

    我們這代人的團圓記憶,可能還是要從舌尖上説起。年少時,奶奶、外婆身體尚好,到府拜年時,“隔代親”的祖輩總會拿出最好吃的食品塞給孫輩。如果給父母發現了,難免招來一陣嗔怪。一大家族熱熱鬧鬧吃一頓團圓飯,哪怕平日裏再有恩怨,也在談笑間擱置一旁。對成年人來説,這是一年裏最放松的時候;在我們孩提時代的印象裏,這也是少數幾個真正當“小皇帝”的時候。

    團圓之所以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據如此高的比重,就在于它是真誠的、毫無心理包袱的。心意相通、情投意合的團圓令人回味無窮,而礙于人情世故的團圓則帶來疲憊與戾氣。説得直白一些,後者根本不是團圓,而是一種“打卡式見面”。

    過年期間,網絡上的一則短視頻,就抓住了很多年輕人的心:拜年的人情往來,總是伴隨著復雜的“心理戲”,送禮和受禮的一方推推搡搡,最後變成了激烈爭吵,而對于要不要一起吃飯的問題,主人和客人也有著各自的小心思。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看著長輩幾個回合的“較量”,面露尷尬又無可奈何,而這也是他們對過年心裏有些發怵的原因。

    隨著生活方式的多樣化,有人堅持家族情感的攏聚,也有人享受自在的小家庭生活,對團圓有著不同理解。在很多年輕人對大家族式的團圓日益“無感”的同時,也有承襲家族傳統,主動挑起家族責任的新一代。不同的生活方式應當得到尊重,不同的價值理念應該被包容而不是動輒強加。

    在我的朋友圈裏,也不乏對團圓文化感受強烈的年輕朋友。他們過年回老家不僅會看望父母長輩,熱情參加祭祖等傳統活動,也會對族譜、宗祠等家族文化遺産産生濃厚興趣。實際上,在外打拼的他們早就脫離了家族的圈子,也並不奢求家族的庇佑,吸引他們熱情參與家族活動的,是一種文化上的使命感和皈依感。

    那位族譜上時空遠隔的高祖,曾經入朝為官,卻為固守清流而辭官退隱;那位苦心經營一輩子“國貨”的民族企業家,面對歷史大潮散盡千金無怨無悔;還有一位在普通公職崗位辛勞的長輩,也許一生中絕大多數時刻碌碌無為,卻在關鍵時刻參與了歷史進程……作為平凡人的我們,看到家族歷史的斑駁印記,不僅感受到先人與自己的血脈相連,也從這種文化團圓中感到激勵和鼓舞。

    對于久居城市、遠離故土的年輕人,作為生活方式的團圓則遠離血緣羈絆。“就地過年”與同學朋友相聚,組成小家庭的年輕人夫妻攜手出遊,才是這代人更熟悉也更感親切的團圓。一位圈裏的“文藝領袖”,每逢節假日就在網上組織朋友,共讀一本艱澀的“大部頭”文學名著,隨時交流感想、互相解答閱讀中産生的疑惑,這未嘗不是一種精神的團圓。

    團圓不僅有代際差異,也表現為個體化的價值選擇。有人“走遍四海,走不出家鄉的那口井”,有人“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團圓的面貌千差萬別,期待被認同的心理始終如一。我們對團圓抱有執念,也是因為始終相信,無論自己爬得多慢、走得多遠,總有家人在牽挂著自己。(南木)

[責任編輯: 李東標 ]
敬請關注“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整合閱讀

  • 【“飛閱”中國】初春如畫 雪落成詩

    【“飛閱”中國】初春如畫 雪落成詩

  • 帶你了解安徽優化營商環境最新政策!

    帶你了解安徽優化營商環境最新政策!

  • 上班首日 雪落廬州

    上班首日 雪落廬州

  • 【新春走基層】書香迎春來

    【新春走基層】書香迎春來

  • 黃山瑞雪年味濃

    黃山瑞雪年味濃

  • 迎客八方 黃山這樣兌現“冬奧之約”

    迎客八方 黃山這樣兌現“冬奧之約”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31128345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