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為153只鸕鶿打報告
2020-01-15 11:03:1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南昌1月15日電  題:為153只鸕鶿打報告

  新華社記者萬怡、程迪、郭強

(新春走基層·大湖之變·圖文互動)(2)為153只鸕鶿打報告

袁國聖在鄱陽湖康山大堤水域用鸕鶿捕魚(1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強 攝

  隆冬,原本浩瀚無垠的鄱陽湖露出了草洲湖汊,枯黃的蘆荻在寒風中搖曳,幾只水鳥低空掠過。岸邊,江西余幹縣康山鄉府前村45歲的漁民袁國聖撐開船上的竹竿,準備下湖。船上站著他的“老夥計”們——21只周身全黑的鸕鶿,最年長的已陪伴了他近20年。

  一條小船,一個漁夫,一群鸕鶿,俯衝下水,銜起魚兒……鸕鶿捕魚,這曾是鄱陽湖上一道靚麗風景,也是傳承千年的古老捕魚技藝。

(新春走基層·大湖之變·圖文互動)(1)為153只鸕鶿打報告

袁國聖在鄱陽湖康山大堤水域用鸕鶿捕魚(1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強 攝

  但這項原始古老的捕魚技藝正面臨失傳。袁國聖回憶,20年前,當地還有20多戶漁民用鸕鶿捕魚,但與現代捕撈方式相比,鸕鶿餵養難度大、捕撈效率低,很多人不願養。10年前,鸕鶿捕魚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如今,康山鄉僅剩9戶仍用鸕鶿捕魚的漁民,共飼養鸕鶿153只。

  “留下的都是因為對鸕鶿有感情,對我們而言,它們就像親人。”袁國聖説。今年52歲的徐福華是鄱陽湖鸕鶿捕魚習俗代表性傳承人,他説:“養鸕鶿是個技術活,鸕鶿幼崽很‘嬌’,魚要剁碎給它們吃,還要訓練它們捕魚。”

  眼下,鸕鶿捕魚傳承又面臨新問題。從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對于10年禁捕,袁國聖等養鸕鶿的漁民都支援。但鸕鶿捕魚這項祖傳的技藝和153只鸕鶿將何去何從,他們有些發愁。

  袁國聖思來想去,決定向村幹部求助,府前村村主任鄒雄春一聽也犯了難。“我也曾養過鸕鶿,理解用鸕鶿捕魚的漁民對鸕鶿的感情,而且這也是鄱陽湖的一種漁俗文化。”鄒雄春説,他馬上向鄉裏打了報告。

  “我們聽説情況後很重視,對全鄉用鸕鶿捕魚的情況做了初步摸底,共9戶153只。”康山鄉黨委書記羅陽賓説,他們隨即將情況報告給縣漁政部門,縣裏給的答復是,漁業資源要保護,漁業文化也要傳承,考慮到153只鸕鶿捕撈量很小,可暫時允許他們在特定水域繼續捕撈。

(新春走基層·大湖之變·圖文互動)(5)為153只鸕鶿打報告

袁國聖在鄱陽湖康山大堤水域用鸕鶿捕魚(1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余剛 攝

  袁國聖等漁民松了口氣,但從長遠來看,他們依然需要轉産轉業。對此,當地也有了安排。府前村旁,余幹縣田園鄱陽湖旅遊綜合體項目正加緊建設,當地將依托鄱陽湖的風光和漁俗文化,發展生態旅遊。“景區建成後,我們將引導鸕鶿捕魚人在景區表演,既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也傳承這項古老技藝。”羅陽賓説。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為153只鸕鶿打報告-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546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