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應急救援凸顯中國體制優勢
2018-12-27 09:07:11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優越的體制機制是強大應急救援能力的根本保障,在這方面,中國的應急救援體制恰和一些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

  12月24日,西藏日喀則市謝通門縣發生5.8級地震,應急管理部立刻響應,當地消防救援隊伍迅速趕赴震中地區;12月17日,河南商丘一公司廠區發生火災,應急管理部迅速派工作組趕赴事故現場,指導協助地方全力做好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工作……面對近期的自然災害和突發事故,我國應急救援機制迅速響應、統一調度,發揮了全國一盤棋的組織指揮優勢。

  優越的體制機制是強大應急救援能力的根本保障,在這方面,中國的應急救援體制和一些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

  很多人問:面對突發災害,一個國家的應急救災機制及救災能力如何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承擔起應盡的職責?對這個問題,中國以強大的體制機制優勢和國家能力,交出了一份應急管理的優秀答卷。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長期以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各部門通力協作,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中國成功應對一係列重大災害事故,應急管理能力在一次次錘鍊中強化提升,中國救援力量一次次收獲世界的讚許。尤其是2018年應急管理部的成立,整合了原來11個部門的13項應急救援職責,以及5個國家指揮協調機構的職責;組建了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全國公安消防部隊和武警森林部隊20萬官兵整體轉制,被認為在我國應急管理髮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

  一係列重大改革舉措,使我國應急管理體制更加成熟完善,應急救援能力迎來質的飛躍,並得到了實踐的檢驗。今年9月,在廣東臺山登陸的超強颱風“山竹”與2008年的“黑格”、2015年的“彩虹”、2017年的“天鴿”路徑相似、強度相近,但是災後有關部門統計發現,颱風“山竹”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房屋倒塌數量、直接經濟損失均為最少。對此,業務部門、專家學者普遍反映,這與應急管理部門、地方政府組建的聯動機制密不可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保證一有情況能夠快速反應”,“面對急難險重,有力有序有效開展救援”。

  機制更順,職責更明,力量更足,應急救援也更有效率。近期,國家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同志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了一組數據: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先後啟動40多次應急響應,派出50多個工作組赴地方指導開展防災救援救災處置工作。今年以來,全國安全生産實現20年來同期最好水準,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實現大幅降低。面對我國災害事故多發頻發的基本國情,我國應急管理體制機制“邊應急、邊建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提升,構建起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應急管理體系,打造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才能更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當好黨和人民的“安全衛士”。(張 洋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頤和園十七孔橋現“金光穿洞”美景
頤和園十七孔橋現“金光穿洞”美景
牡丹江“雪堡”開園迎客
牡丹江“雪堡”開園迎客
第二十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迎客
第二十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開園迎客
趕制宮燈迎新年
趕制宮燈迎新年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1239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