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夢·大國工匠

近期,“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中央網絡媒體抵達安徽,深入合肥、銅陵、六安、蕪湖等地一線企業、班組報道職工身邊的“大國工匠”,講述工匠精神,激勵和引導廣大職工建功“十三五”。

閱讀全文
作者: 新華網要聞部

“扎得準、鑽得深、釘得牢”,這是中航工業合肥江航飛機裝備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桑仁龍對自己工作態度的總結。二十七載辛勤耕耘,他心懷祖國航空事業,無私奉獻青春才華,用行動傳承著“工匠精神”,用汗水詮釋著當代工人的職業情懷、執著與責任。
  桑仁龍介紹説,鈑金不僅是一門技術活,還是一門體力活。入行之處,因為身體瘦弱、臂力不足,他無法適應工作強度。在看到一些同事調整到管理崗位後,桑仁龍心裏更是多了一分失落和茫然。可他轉念一想:如果每個人都離開一線崗位,那活誰來幹?抱著“真正的金子在哪兒都能發光”這個信念,他最終堅守住了崗位。
  為了把本職工作做好,桑仁龍付出了比常人多幾倍的汗水,好勝心無時不刻不敦促著他與人比學技術。勤奮讓桑仁龍看到了事業上的起色,這是最令他歡欣鼓舞的事情。但是,因為重體力勞動使手臂的控制能力下降,他不得不放棄堅持了十余載的個人愛好——書法。

桑仁龍:以釘釘子精神扎根航空事業

談起入行的契機,陳閏祥靦腆地笑笑説:“任何東西都需要經歷一個從創造到制造的過程,將設計師的構想落地到現實中投放生産的過程讓我很感興趣,這樣的人很偉大,所以我就加入了機械制造行業。”2006年,大專畢業的陳閏祥進入中國電科第三十八研究所工作,成為一名普通的開機床工人。
  工作三年後,陳閏祥在職業規劃上遇到瓶頸,“我不想一輩子只開機床,這不是我想要的”。迷茫的陳閏祥開始問自己能幹什麼,想幹什麼。數控機床是電子和機械的結合,既要懂電腦方面的知識,又要懂機械架構知識。為了盡快熟悉國外進口設備的操作説明,陳閏祥自掏腰包花費了一年薪水請外教學英語。很多同事都不解他要為何如此“大手筆”,陳閏祥卻淡淡地説:“多充實自己,我各個方面都需要補充能量”。除了課上時間的學習,他也上網和國際友人練習口語。“完成課業後,我至少敢張口説了”,看似瘋狂的投資,卻有著深遠影響。

陳閏祥:80後數控圖紙“解構師”的匠心

今年56歲的翟長青在機械維護的崗位上奮鬥了30多年,他是我國第一臺電傳動軌道車安裝調試負責人、參與研制出我國第一臺450T及900T運架橋機和CPG500鋪軌機……他領頭創新開發了多項高端鐵路鋪架技術,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鐵路鋪架設備的守護神”,先後獲得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
  面對榮譽,翟長青反覆強調:“現場出問題,總是説我一來就處理好了。其實前面檢查的同志已經排除了很多故障可能性,正好我一去解決剩下的幾個問題,就很快解決了。這個功勞就記到我身上,實際我們的技術工人在下面默默付出了很多”。

翟長青:托舉起高鐵“跳板”的人

在安徽小城蕪湖,提到鐵畫,58歲的工藝大師葉合,是必定繞不過去的“巧匠”,他外形儒雅,戴著眼鏡,穿著飄逸。但從事的職業,卻是一個每天敲敲打打、幹粗活的行當。
18歲開始學習鐵畫的葉合,幹這行已有三十幾年。但他打了一輩子鐵,手上卻沒有老繭,這也得益于他“巧”勁兒。
昨日,當記者踏進葉合的鐵畫藝術創作室時,他正在鍛制鐵畫,火花四濺。工作室內的擺設很別致,古樸的座椅、各式的雕塑鐵畫。在他背後的墻上,還挂著自己的一幅作品,上面的“鐵字”這樣寫道: 提筆文霸江山,潑墨暈染三千,揮錘舞弄天下......

鐵畫工匠葉合:以鐵為墨 千錘百煉乃成形

幹過計程車司機,也當過倉庫管理員,曾經對職業有點迷茫的詹師傅,在2003年決定結束在外打工生涯,回到老家附近的安徽六安市安家立業。
機緣巧合,詹師傅成了一名數控工人,“天生喜歡動手,就覺得這份工作適合我”。
由于沒有實操經驗,剛上手數控工作時,詹師傅顯得十分生疏。對于當年拜師學藝的囧事,他仍記憶猶新,有次生産産品的合格率只有四成,別提多失落,“幸好師傅鼓勵我,自己上網查、加緊練,終于有所突破”。
看見技術精湛的同行,詹師傅就特別羨慕,總想著自己能學會該多好。幾十年間,他經歷了數控車工、高級技師、再到六安市首席技師的轉變,始終沒變的,是他謙虛謹慎的本心。

喜歡動手、愛搞研發 數控工的服務生産“小目標”

“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是朱林榮一直堅持的理念。他介紹稱,在2014年剛到上海鐵路局工務大修段蕪湖北焊軌基地工作時,他做了“三個罩子”,提升了焊軌工作的工作環境。一個是在空氣壓縮機上設計了一個風罩和消音器,這樣就解決了工作環境溫度過高帶來的機器趴窩問題,同時以解決了空氣壓縮機聲音過大帶來的擾民問題。第二個是在鋼軌除銹環節的除塵裝置,它的除塵效果達到了80%,也優化了工人的工作環境。第三個就是在焊機上的“除煙罩”,它有效的降低了焊軌時産生的錳蒸汽給工人帶來的不適感。
  “這些改進看似簡單,但切實的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而我們就是要用這些簡單的辦法來解決工作中點點滴滴的問題。”朱林榮説。

朱林榮:發揚"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匠精神"

“當時,我到處找網絡安全的書看。邊學邊琢磨。”短短幾年間,他潛心鑽研、苦練本領,不僅取得了CISSP(信息安全認證專家)、CISP(注冊信息安全專業人員)、ITIL(信息技術基礎架構庫)、通信管理員高級技師等多項國際國內頂級專業認證證書,還成為了全國網絡安全大賽競技臺上的佼佼者。2013年工信部全國網絡安全大賽個人三等獎,2014年工信部和全國總工會“首屆通信網絡安全管理員技能大賽”個人一等獎……
  與此同時,張琳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白+黑”“5+2”, 先後完成了三十余個網絡安全管理和技術規范的制定和下發,初步實現全省網絡安全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為建立和完善安徽電信網絡安全策略體係打下了堅實的第一樁。

無聲處的安全衛士——記中國夢大國工匠張琳

四月的合肥,即便是在機器轟鳴的制造工廠內,新綠的樹木也隨處可見,一派生機,而在廠區的深處更是有一個滿是創造力的工作室,它的領頭人就是盛保柱,一名不斷嘗試、出新的“改良大師”。
  作為一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鉗工高級技師,在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盛保柱自己設計圖紙,對多項制造工具進行了改良,是工廠內有名的“創新能手”,但在他看來,每一次的改良,都是一次次“笨法子”嘗試堆砌起來的。然而正是這靠“笨法子”堆砌的辦法,取得不亞于設備上新的效果,直接間接經濟效益以百萬計。
  “在有限的條件下,這是也算我們的‘智造’方式吧。”江汽集團輕型商用車制造公司輕卡一廠廠長孫峰革評價到。

鉗工盛保柱:“笨法子”試出“智造”新方案

“我的手長得很難看,又粗又黑,都是疤痕。”江小山不好意思地抬起雙手,指關節不自覺地彎曲,左手迅速指了指右手手背一塊皺在一起的褐色皮膚,便馬上將手縮回。
  與時下被年輕人追捧的美手標準相比,這雙手實難找出可以沾邊的優勢。這雙手每根手指都略顯粗短,指關節隔的距離只有1~2釐米,最長的中指也不過6~7釐米的長度,皮膚紋路和斑痕清晰可見,指甲蓋有些泛黃發黑……只有從厚實的手掌可以看出,這雙手充滿力量。
  “每天與鋼鐵和焊花為伍,這就是工人的雙手。”江小山利索地拿起安全帽戴上,準備走進工廠的整理車間幹活。

焊工江小山:大國工匠之路,我才走了一半

從事焊接工作的女性越來越少,在黃春燕所在的工廠,20多名焊接工人只有四、五位是女同志。
  黃春燕曾不止一次的懷疑,自己可能不適合當焊工。但自己的師傅也是女同志,“師傅能堅持,我也應該能行”,就是這麼簡單的不服輸,她留了下來。
  回憶第一次焊接,黃春燕坦言,“一點底沒有”,跟著師傅一步一步學習。談起往事,黃春燕並不後悔幹這一行。憑借與生俱來的韌勁,她硬是把口中“又苦又臟”的焊接工作,幹得有聲有色。
  沒有深入骨子裏的要強,黃春燕恐怕很難走過來。如今,她是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更是國家級焊接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帶頭人。

70後巾幗“焊將”:別人能幹我也能幹

如果將一架戰機比作一個人,那麼戰機內無數零部件就如同人類器官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任何一個部分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機能。人類生病可以向醫生尋求醫治,你有沒有想過,戰機“生病”時是誰令它們重新恢復機能的?
  4月25日,記者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安徽行團隊來到國營蕪湖機械廠,見到了航修人陳衛林。
  陳衛林是國營蕪湖機械廠的首席技師,主要從事關鍵、核心零部件生産加工,因為專業技能高超,在許多精度高、加工難度大、形狀復雜、任務緊急的零部件生産中,陳衛林被指定為唯一的加工者,可以説,他是一位為戰鬥機“治病”的“醫生”。

“戰機醫生”陳衛林:20年成就航修大師

很多人都看過《殲十出擊》《壯志淩雲》等講述飛行員故事的電影,很多飛行員遇到危險的鏡頭中,儀表盤都是控制戰鬥機最關鍵的部分。
  劉勁松參與研制的,就是這個儀表盤,也稱為特種螢幕。
  從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到揚我國威的殲十飛機,特種螢幕的前視紅外鐳射火控係統曾長期落後于世界,導致飛機觀測的分辨率和精準度都不能滿足國防裝備現代化的需求,想去國外買?不可能!這麼關鍵的技術,國外長期禁運和技術封鎖。
  難?不怕!面對這個被定位為“國防急需”的關鍵技術。劉勁松暗暗下了決心,難也要攻下來!他一頭扎進8SG91Y1機載高亮度靜電聚焦平視管項目的研制工作,迎著最難的産品--用于國家多項重點機型的前視紅外鐳射火控係統的核心螢幕件,迎難而上。

劉勁松:點亮戰鬥機雙眼的“極致控”

“煤從天上走,電從遠方來。”隨著我國“西電東送”、能源互聯網建設的大步推進,電網覆蓋的區域越來越廣,輸電距離越來越長,而特高壓變電站的建設成為實現遠距離輸電的關鍵。
  在特高壓這個電網施工領域的最高競技場上,王開庫是絕對的冠軍選手。
  自2011年年初以來,王開庫就一直高蹈在特高壓建設的舞臺。盡管我國特高壓輸電項目的建設剛剛起步,但發展迅猛。這讓王開庫幾乎每到一個項目,都要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

大國工匠王開庫:特高壓變電站上的“魯班”

面對鏡頭,同事勸完全素顏的高玲打點粉底、涂個口紅, 卻被她斷然拒絕。
  “化粧品都有香氣,一旦幹擾到嗅覺或者味覺,都會直接影響品酒結果。”不施粉黛,卻並未減弱高玲在鏡頭前的自信。事實上,品酒師還不能吃辣、不能酗酒抽煙。作為專業人員,日常禁忌也不失為一種保養。
  起初,高玲進入白酒評酒行業還有點誤打誤撞的感覺。入職七年,她幹的都是普通釀造工作,並未察覺在品酒方面有任何特長。直到1996年廠裏舉辦的一次白酒品評培訓,她竟以第一名的成績脫穎而出。
  剛參加培訓時,高玲被師傅要求點評兩杯不同品質的白酒,自己的回答至今難忘,“都那麼辣”,她説,當時真是啥也不懂。

不戀紅粧愛酒香 揭秘女品酒師的“舌尖生活”
功能表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