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醫藥産業全力加碼復工
新華社上海5月29日電(記者何欣榮、龔雯、周蕊)生産不停歇、研發不停步,在生物醫藥産業高地上海,不少企業疫情期間竭盡全力為生命健康“護航”。
“通過閉環管理,我們的生産一直沒停過。”位於上海張江的跨國藥企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技術運營總監王逸華説,“目前公司的産能是此前的70%左右,生産出來的産品能百分百送達客戶手中。隨着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我們已經把第二批員工接回了廠區,後續産能還將持續提升。”
“我們研製的一款新型降糖藥,疫情期間銷量出現逆勢增長。”王逸華説,儘管疫情帶來了不小挑戰,但企業有信心完成全年的經營目標。
勃林格殷格翰復工復産的經歷,是上海生物醫藥戰“疫”的一個縮影。生物醫藥是上海市重點發展的三大先導産業之一。疫情以來,相當多的上海生物醫藥企業實行閉環生産,全力保障抗腫瘤等重大疾病藥物、器械的生産供應。

5月初,美敦力上海工廠首批復工復産人員在生産線上忙碌。(受訪者供圖)
“美敦力上海工廠是公司在中國最大的生産基地,涉及外科手術器械、手術室及急救室診療設備及器具等十余條生産線,供應全球市場。預計5月底,産能將恢復至此前的80%以上。”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説,美敦力上海研發中心及維修服務部門的復工復産也在有序進行,目前已有20多位研發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返回研發中心。
疫情期間,除了實驗室科研,新藥臨床試驗也是生物醫藥産業發展的關鍵一環。
記者從來凱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獲悉,今年5月,科研人員克服種種困難,在中美兩國同步完成了一項針對乳腺癌的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我們在線上集結了項目、統計、醫學等所有成員,反復與各個臨床試驗中心進行溝通,最多的時候一晚上開了4個會議。”來凱醫藥中國區臨床開發負責人王俊説,接下來我們將全力推進全球同步開發,為患者帶去新的選擇。
專注於泛血管介入精準診斷領域的博動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有序開展國內外多個大型臨床試驗,為後續將中國技術推向國外做好準備。

博動醫療原創的定量血流分數技術今年5月在歐洲發布最新成果(受訪者供圖)
5月17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一場心血管介入治療年會上,博動醫療原創的定量血流分數技術發布最新成果,可指導相關手術節省醫療費用,平均每位患者可節省2000元,這一結果吸引了關注。自5月8日復工復産以來,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博動醫療已有22&精準醫療産品從上海發往全國各地。
隨着疫情逐步穩中向好,近期上海通過“雲簽約”“雲對接”等方式推進産業項目落戶,生物醫藥成為主角之一。生物醫藥發展高地浦東新區,近日發布“2022年度浦東新區科技發展基金産學研專項(生物醫藥)申報指南”,進一步加大對防疫相關産品和創新藥物、創新醫療器械臨床研究的支持。
在已經實現100%滿負荷生産的上海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裏, 400多名員工投入閉環生産。該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孔軍説,“上海製造”不僅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還能確保全球供應鏈的有序運轉。“中國經濟的優勢不會因為疫情而發生本質改變。我對上海發展和中國市場仍然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