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徽駱駝”如何影響大上海?《近代上海安徽人》出版解讀 “滬上皖人”

2022年05月27日 20:09:0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5月27日電(記者孫麗萍、沈梅)在上海從“東南壯縣”走向國際都市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無數安徽仁人志士的身影。近代安徽人在上海精彩的歷史冊頁上留下了怎樣的影像?

    上海江南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史研究室組織編寫,著名歷史學家熊月之主持研究的《近代上海安徽人》一書(上中下三編)27日舉行線上研討會。該書以翔實的史料梳理解讀了近代“滬上皖人”這一特別的群體。

    近代上海有多少安徽移民?

    安徽與上海同處萬里長江的下遊,歷來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之稱。近代中國百年長河中,八百裏皖江一直是安徽人走向外界的主要通道,上海成為安徽人順江東下的主要目的地。

    近代上海到底有多少安徽移民?該書指出,盡管這一問題“向無確切的統計數據”,但相關資料顯示:近代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人口來自全國各地。安徽人在上海移民中,名列前茅,通常排在第三或第四位。

    學者指出,上海公共租界自1885年開始有居民籍貫統計,華界自1929年開始有此類數據,法租界則一直沒有此類數據。按照已有的數據估算,民國以後,上海安徽人增加較快,1915年約7萬人,1925年約10萬人,1935年約15萬人。民國年間,安徽籍佔上海城市總人口的3%左右。總體而言,上海安徽人眾多,是由滬皖之間地緣、經濟、文化等方面密切的聯繫決定的。

    熊月之認為,安徽人是近代上海移民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數眾多,特色鮮明,作用突出,影響巨大。

    “皖人”為何大規模移民上海?

    安徽南北地理環境差異很大,分為皖北,晥中,皖南。皖北與山東、河南聯為一氣。晥中屬于南北方過渡地帶。皖南則是小橋流水,江南水鄉。學者指出,最早與上海地區發生聯繫的是皖南人,特別是徽州人。

    “前世不曾修,出世在徽州。”這是徽州地區廣為流傳的民謠,也是一代又一代徽州人離鄉背井外出經商的生動寫照。明清時期,徽商進入鼎盛時期,成為全國最為著名的商幫之一。

    《近代上海安徽人》一書指出,上海開辟為通商口岸以後,特別是太平天國戰爭以後,徽商先前活躍的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遭受兵燹特別嚴重,當地富商紛紛避地上海,徽商也競相由其他城鎮轉移到上海。上海從此成為徽商高度集聚的地方。在此進程中,最關鍵性事件是李鴻章率領淮軍進入上海。李鴻章擔任江蘇巡撫、兩江總督等重要官職,上海成為其政治發祥地。此後30多年,李鴻章對上海地區的發展,一直有著重要影響。江南機器制造局、輪船招商局、上海電報局、上海機器織布局等洋務企業,都在他親自擘畫或鼎力支援下創辦。而圍繞在李鴻章周圍的大批皖人,從此活躍于上海舞臺。

    清末民初,隨著上海城市的發展,特別是眾多現代企業的興辦,新式學校的創辦,來滬安徽人迅速增加。歷史學家發現,1911年至1920年,安徽災情嚴重,亦有大量災民難民向江南地區移動。總之,多方因素致使上海安徽人快速增多。

    安徽人對上海貢獻幾何?

    《近代上海安徽人》一書指出,安徽人在上海職業分布相當廣泛,包括商業與工業、教育文化係統等方面。

    “無徽不成鎮”。明清江南,是全國最為富庶的地區,到處活躍著徽商的身影。例如,祖籍徽州的胡適,其高祖在乾嘉年間就“移民”浦東川沙鎮,開了爿名叫“胡萬和”的茶行。

    就商業門類而言,徽商在上海地區所經營的主要為鹽業、茶業、典業、木業、餐館業與墨業等六類。明清時期,上海地區的鹽商幾乎全是徽州人。太平天國戰爭以後,上海逐漸成為外銷茶葉最重要口岸。而徽商在上海設茶號茶莊,開茶店茶棧,辦茶廠,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此外,寓滬安徽人在教育文化方面一大貢獻是創辦或資助興辦一批學校。這些學校主要有上海廣方言館、格致書院、上海安徽中學、持志大學。

    上海市地方志學會會長王依群認為,近代上海文化方面,包括新聞、出版、文學、藝術等,是寓滬安徽人施展才華的重要舞臺。影響最大的是懷寧人陳獨秀創辦《新青年》,績溪人汪孟鄒創設亞東圖書館,在近代出版史、紅色文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其余如,婺源人汪漢溪是上海新聞史上屈指可數的重要人物;桐城人吳芝瑛,與秋瑾同辦《中國女報》;潘玉良,是著名畫家、雕塑家;安慶人程小青翻譯英國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合肥人范鴻仙,是革命黨中著名報人;來自太湖縣的趙樸初,是佛教界著名人士:著名演員中,舒繡文來自安慶,王瑩則是蕪湖人……近代滬上皖人風流蘊藉,難以一一枚舉。

    “皖人”如何融入“英雄之城”?

    上海作為中國共産黨誕生地和英雄之城,血液中流淌“紅色”,而近代安徽人在其中表現尤其耀眼。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徐光壽指出,《新青年》創辦,新文化運動,中國共産黨成立……這些都發生在上海,又都是影響全國乃至世界的大事。作為近代中國政治舞臺上相當活躍的力量,安徽人在每一事件中都有非凡表現與重要影響。

    他舉例説,上海大學實質上是中國共産黨經辦的大學。當時有“文有上大、武有黃埔”之説。而上海大學師生來源,有個突出現象,就是安徽人特多。

    “徽駱駝”如何影響大上海?

    學者指出,寓滬安徽人在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之所以有如此突出的表現與影響,是由安徽人群體品格或者説是由安徽文化決定的。

    “勤勞篤實、識時順變、商儒兼重與家國情懷,這是徽人文化特質。安徽人勤勞篤實的品格,被形象地稱為‘徽駱駝’。”熊月之列舉,安徽人因商儒兼重而識時順變,因熱愛鄉土而具備強烈家國情懷。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辟路前驅,陳獨秀在建黨活動中總覽全局,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振臂一呼,陳延年、陳喬年在反動派淫威前視死如歸,張治中對來犯日軍殊死拼搏,王亞樵刺殺反動軍閥與賣國姦賊屢次舍生忘死,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致力平民教育鞠躬盡瘁……安徽人由此在上海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與江南文化中,融入了強烈的安徽印記。

    “安徽人在上海的輝煌並非到此為止,仍在繼續書寫。改革開放以後,上海導入的安徽人較前更為眾多,表現也較前更為豐富,更為精彩,更為動人。”

    與會學者指出,按照2020年11月1日所進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上海常駐外來人口中,安徽人以242.64萬人高居榜首。改革開放以來寓滬安徽人的表現,“值得另立一冊而書寫”。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0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