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靜安:協同抗疫,全力構築社區安全屏障

2022年05月24日 08:45:23 來源: 解放日報

    位于靜安區靜安寺街道的新閘大廈,有居民133戶277人,自4月2日至今,大廈內無新增陽性感染者,日前成為靜安區首批“無疫小區”。但其實早在4月1日浦西啟動全域封控前,新閘大廈就因出現一例陽性病例提前進入封閉管理。由于此次封控時間與浦西全域封控“無縫銜接”,大廈居民完全來不及提前儲備物資,一度十分焦慮。在居民區黨總支引領下,“三駕馬車”協同抗疫,為居民生活提供服務,帶領樓內志願者與居民一起構築社區防疫屏障。

    “穩壓閥”

    第一時間,新閘大廈中的黨員居民站了出來,原本十幾人的志願者團隊,壯大到了52人。他們一起堅守崗位,當好宣講員、示范者、貼心人。

    當時,居民最為焦慮的就是物資不足。在原有的防疫資訊通報、核酸檢測協調、防疫物資派發、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之外,黨員居民迅速“裂變”出團購小分隊、“壯丁”搬運工兩個工作組。大家動用自己的人脈,在社會上尋找優質、平價的保供物資,再進行開團、統計、運輸、消殺、分發,做起精打細算又注重品質與安全的“團長”。大廈居民的團購運作有序平穩,保障了居民在封控期間的物資供應,好似防控管理“穩壓閥”,迅速穩定了居民的情緒。

    “理髮點”

    封控期間,三義坊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鬱誠楠聽到,不少居民希望能盡快理個發。鬱誠楠便對接了新閘大廈一對有美髮手藝的美籍華裔夫妻——陸立人和丁美玲。

    巧的是,兩人從物業工作人員處也聽説了不少居民急需理髮,願意提供理髮志願服務。一個簡易的“夫妻理髮點”就在大堂設立起來。在和居民們溝通後,夫妻倆每周會提前安排合適的時間進行義務理髮服務。整個過程中,他們注重消殺,居民也十分配合,輪到自己才下樓來,避免人員集聚。

    “特殊人群”

    新閘大廈人口結構較為特殊,有外籍居民40多人,60歲以上的居民佔一半以上。一些外籍居民只會講英文,而老年居民在團購、就餐與就醫上都有較強需求。如何做好這兩類特殊人群的服務?三義坊居民區內一家聯建單位幫了忙。

    居民區內的法式餐廳——蝶舍是居委會的聯建單位,三名員工志願者不但精通英文,還精通西班牙語等小語種。在封控期間,他們主動向居委會“請戰”,承擔新閘大廈外籍住戶的翻譯工作。

    一次,一位外籍人士亟須外出就醫,三名員工在了解情況後,幫助外籍人士與居委會和街道進行對接,很快得到了安排。“多虧了他們的幫忙,讓我們和大廈內的外籍人士溝通沒有障礙。不少外籍人士還受到他們的帶動,站出來做了社區防疫志願者。”鬱誠楠告訴記者。

    這三名員工還主動承擔了整個居民區近100名老人的助老餐發放任務。這些老人大部分都屬高齡、獨居人群,每次送餐時,他們都會主動與老人聊上幾句,詢問與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態和生活、就醫需求。

    “愛心角”

    由于大廈的物業經理在4月浦西封控之前就被封控在自己的小區,在封控初期,很多居民擔心,小區物業難以運作。此時,物業助理高先生迎難而上,承擔起了物業經理的職責,帶領保安、保潔維持著小區的日常管理,並按照要求做好嚴格的防疫消殺。送快遞、送物資、維持小區整潔、守好家園大門、做好重點部位的消殺……在物業工作人員的努力下,防疫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由于封控時間較長,多名物業工作人員的物資儲備出現短缺。一些居民得知後,自發送去愛心飯菜和生活用品;但考慮到長此以往並非解決之道,也為感謝物業工作人員的付出,大廈業委會發動居民為物業工作人員眾籌資金,供他們購買與生活保障相關的物資。業委會與居委會還在大堂設立了“愛心角”,讓居民可以與物業工作人員和鄰居無接觸自助交換富余物資。(記者 唐燁)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0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