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通訊:休斯敦中國城見證中美人文交流雙贏之路
2017-09-28 21:05:20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休斯敦9月28日電 通訊:休斯敦中國城見證中美人文交流雙贏之路

  新華社記者劉立偉 高路

  在美國第四大城市休斯敦,有兩個“中國城”。回望昨天,它們先後建立的步伐與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歷程驚人地吻合,同時又見證著中美人文交流的雙贏之路。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大批年輕學子開始走出國門,其中許多人來到美國留學,休斯敦的中國城逐漸建立起來;進入80年代,來自中國內地的新一代華人在美國開啟生活新篇章,休斯敦新的中國城另址新建拉開序幕,並蓬勃發展至今。

  新的中國城佔地面積16平方公里,位于休斯敦西南。1983年,第一批商業正式入駐新城。新的中國城的設計更具現代特色,一改舊的中國城因空間逼仄而顯得雜亂無章的面貌。

  休斯敦西南管理區區長、休斯敦市長國際事務顧問李雄在新的中國城經營著自己的地産公司,他父親開辦的超市曾是第一批入駐新的中國城的商家之一。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李雄説,以前的老移民需要靠體力耗時間,其他能力有限,所以進步比較緩慢;現在來的新移民很多是留學生,或者高學歷人士,各方面都比較有優勢,所以中國城也有了新面貌。

  今天,在當地華人多年經營培育下,休斯敦新的中國城幾大廣場內大小店鋪林立,並有大型超市和全國連鎖銀行入駐,已經成為當地亞洲人經商和購物的中心。因為銀行相對集中,新的中國城又有“休斯敦華爾街”之稱,其繁華和重要可見一斑。

  聖托馬斯大學休斯敦分校政治學教授喬恩·泰勒長期研究中國問題而逐漸喜歡上中國文化,並給自己取了中文名字:高喬恩。他説,每個月都要帶家人到新的中國城一至兩次,享用可口的中餐。

  高喬恩表示,休斯敦新的中國城的繁榮與新一代華人的崛起密切相關。新的中國城所體現的包容性令人印象深刻,這大概是因為“休斯敦中國移民大多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後來美留學的年輕人,他們從美國各地來到休斯敦,因為這裏是美國最有經濟活力的城市之一”。

  年逾80的美國休斯敦大學物理係教授、休斯敦大學得克薩斯超導電性研究中心教授蒙如玲就屬于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後最早一批來到美國的學者,她當時協助休斯敦大學超導領域著名專家朱經武從事高溫超導研究,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果。作為中美人文交流的受益者,蒙如玲説:“初到休斯敦時,我受到很多華僑的歡迎。他們把我當做是從中國來的親人代表,我永遠忘不了老華僑對我的幫助。”

  如今,隨著華人力量崛起,休斯敦的中國城已經難以滿足新生代華人更大的夢想與追求,在休斯敦西部再造一個中國城的計劃正在付諸實施。與此同時,一些華人躋身美國主流社會。

  山東玉皇化工(美國)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姚超良是年青一代移民的代表。他説,海外華人地位提升與中國實力增強有直接關係,“國內轟轟烈烈的經濟發展對海外華人是個促進。新一代海外華人對自己的要求更高,想法也更活躍”。

  李雄也從自身經歷出發,希望新一代華人更快地融入主流社會,以更好地推動中美間人文交流發展。他説,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民間外交大使,“通過我們,他們將了解中國人是好客的,是愛好和平的”。

  國際知名紙庫席勒研究所駐休斯敦代表布萊恩·蘭茨稱讚華人在美中兩國人文交流中的貢獻。他説,在雙邊人文交流中,美國受益良多,不僅是華人群體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還有新一代華人傑出的專業貢獻。“華人的影響力不再局限于學術或其他某個領域,而是在社區和社會上開始顯現影響力,這給美國社會整體帶來好處。”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天安門廣場“花果籃”流光溢彩
天安門廣場“花果籃”流光溢彩
走進埃及黑白沙漠
走進埃及黑白沙漠
特戰精英泉州“爭霸”
特戰精英泉州“爭霸”
故宮北城墻對公眾開放 能俯瞰整個紫禁城
故宮北城墻對公眾開放 能俯瞰整個紫禁城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346112174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