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專訪:氣候與環境變化研究需要地區和全球性視野
2017-04-20 21:56:45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4月20日電  專訪:氣候與環境變化研究需要地區和全球性視野——訪2017年維加獎得主姚檀棟

  新華社記者付一鳴

  “氣候與環境變化研究需要地區和全球性視野,”中國科學家姚檀棟19日在瑞典王宮獲頒2017年維加獎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加強國際合作,在更廣的范圍內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氣候變化過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是國際冰凍圈研究領域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也是首位獲得維加獎的中國科學家。他對青藏高原,即地球“第三極”的基礎性研究,讓人們得以更好地了解氣候變化的過程。

  “環境變化是個長期過程,從自然環境變化到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及其疊加效應是我們研究的對象,”姚檀棟説,他們希望通過分析氣候變化的過程及其復雜性,判斷目前所處階段,掌握氣候變化趨勢,進而預測環境變化可能對人類産生的影響,避免冰崩等災害現象危及人們的生産生活。

  他指出,“第三極”地區是環境脆弱地區,在該地區搞建設需要考慮環境的不確定性。對這種不確定性加以研究可以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以及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等相關工程。

  從當年做博士生到現在將自己的導師納入合作團隊,過去二十年間,姚檀棟與美國、法國、德國、印度、尼泊爾和日本等幾十個國家的科學家開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環境變化及影響。在這個西方發達國家長期研究並領先的科研領域,姚檀棟及其團隊的科研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

  “我們將自己以及周邊國家的地緣優勢與西方科學家的知識和技術結合在一起打造出高水準的合作……從而使研究結果與國際接軌,”姚檀棟説。

  “當然,高水準的科研一定要有經濟基礎的支撐,需要國家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目前對科研事業的投入和對科學的支援為高水準基礎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姚檀棟自豪地説,“從學習、到合作再到主導,我們對科學問題的認識、理解和把握,也到了可以做出一些成績的時候。”

  他指出,經過30多年進取,中國科學家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也逐漸獲得了組織和協調國際大型科研的能力。但他同時提出,中國科學家還可多多學習西方國家自省、自新式的創造性研究。

  姚檀棟説,他的下一個科研目標是研究“泛第三極環境”的氣候和環境變化。他希望在更廣的范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掌握氣候變化的過程。

  “地球科學、氣候變化、環境變化是區域性的、全球性的,不是局部的問題。該地區發生的變化不但會影響本地區,還會影響其他地區,”姚檀棟説,“雖然很艱苦,我對未來的研究非常有信心!”

  維加獎由瑞典人類學和地理學會設立,以表彰對全球地理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姚檀棟因其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環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貢獻獲頒2017年維加獎。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志強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上海車展:賓士A級概念車全球首發
    上海車展:賓士A級概念車全球首發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谷雨時節農事忙
    谷雨時節農事忙
    鄉村“小京迷”唱京戲 傳承國粹展才藝
    鄉村“小京迷”唱京戲 傳承國粹展才藝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19112084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