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烏克蘭危機惡化勢頭尚難終止

2015年02月01日 18:36:25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明斯克2月1日電(記者陳俊鋒 鐘忠)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烏克蘭、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俄羅斯)會談1月31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但會談最終以失敗告終,各方沒有達成任何新協議。

    分析人士認為,本次明斯克會談無果而終又一次表明,再次趨于惡化的烏克蘭危機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

    坐下來談已屬不易

    在烏克蘭問題上,也許正印證了那句話“能坐下來談就是勝利”。在矛盾分歧如此深、相互信任空前脆弱、危機局勢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停了一個多月的明斯克會談再次舉行,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

    先是有消息宣布會談將在1月30日舉行。但基輔方面堅持本次會談的烏東部代表必須是曾經簽署明斯克停火協議和備忘錄的烏東部兩“共和國”領導人扎哈爾琴科和普洛特尼茨基,而當天抵達明斯克的並非這二人。為此,基輔當天沒有派出代表參會。

    而烏東部民間武裝對烏政府談判代表、前總統庫奇馬也是一肚子不滿意,他們希望烏政府派出實權人物參與談判,而不是一個退休老總統。

    不過,一天之後,會談還是在各方期待中舉行了。但分析人士認為,若是連談判人選都成了雙方討價還價的籌碼,那麼其他重要問題,如雙方後撤重型武器、建立30公里隔離帶、緩解人道主義災難、防止繼續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保障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安全運抵衝突地區、就烏東部兩個州的地位問題達成妥協等,就更加難以談攏。

    明斯克協議可能被棄

    表面上看,此次會談的失敗表現在沒有簽署新文件上,但其背後的壞消息恐怕就是,去年9月簽署的明斯克協議存在被拋棄的可能性。目前而言,明斯克協議仍是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最能讓人看到和平曙光的協議。

    去年9月5日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在明斯克達成了停火協議,同月19日聯絡小組進一步達成了關于落實停火協議的具體方案,如雙方撤出重型武器、建立30公里隔離帶、以“全部換全部”方式交換俘虜等,並就此簽署了備忘錄。此後一段時間,雙方的流血衝突盡管沒有完全停止,但還是有所緩和。12月24日,聯絡小組在明斯克還達成了更加具體的烏政府同民間武裝交換俘虜的協議,這個協議基本得到了執行。

    但是,從12月24日以後,明斯克會談開始出現問題,談判多次被取消或被宣布延後舉行。隨後,烏克蘭東部局勢開始惡化。今年1月,先是一輛搭載平民的巴士被導彈襲擊,後是頓涅茨克機場發生激烈戰鬥,再後來濱海城市馬利烏波爾遭重武器襲擊,傷亡嚴重。

    各方沒有意願退讓

    分析人士認為,烏克蘭危機再次惡化並難以解決,其主要原因是危機本身已形成了“死結”。目前誰也沒有意願為了解開這個“死結”而讓步。

    烏克蘭政府方面需要恢復對作為烏工業基礎的東部地區的控制,避免引發東部其他地區繼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自行宣布獨立後的連鎖反應。即使烏當局哪怕有所讓步,比如同意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出的“去中心化”方案,其最終目標還是要重新掌控東部。簡言之,在克裏米亞脫烏入俄後,烏當局在領土主權問題上已沒有退讓空間。

    烏東部民間武裝已自行宣布成立了兩個“人民共和國”,並表示其獨立于基輔政權的立場。民間武裝領導人普羅特尼茨基曾在簽署明斯克停火協議時説過,“衝突雙方同時停火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獨立方針有任何形式的改變。停火是為了停止流血採取的臨時措施。”也就是説,民間武裝認為獨立進程不可逆轉。

    而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就是防止北約影響力和軍事力量擴展到烏領土,進而對俄産生威懾。俄認為,解決烏危機的出路是烏修改憲法,實行聯邦制。但這一立場無論是烏克蘭當局還是民間武裝都不能接受。對烏當局而言,這一要求是對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威脅;對于民間武裝而言,這一提議達不到他們要求獨立的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在烏克蘭危機“死結”無法解開的時候,當務之急應該是盡量避免人道主義災難,減少平民傷亡。但在危機根源沒有得到解決的時候,恢復烏東部和平難以成為現實。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1420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