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外媒:研究證明蜜蜂衰亡與殺蟲劑有關

2014年05月12日 10:28:34 來源: 新華國際
分享到:

    據參考消息5月12日報道,【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5月9日報道】哈佛大學的一批生物學家距離揭開蜂群衰竭失調(CCD)之謎更近了一步。

    CCD是八年前出現的,它不斷將全世界各地蜂群變成鬼鎮:每年冬天結束時,一些蜂群裏死屍密布,還有更多的蜂巢變得空空蕩蕩,毫無重現生機的跡象。

    《昆蟲學通報》5月9日刊登的報告稱:“CCD的一個決定性症狀就是蜂巢空了,但蜂巢裏的死蜜蜂數量低于冬天到來之前活著的蜜蜂總數。”

    蜂群衰竭的確切過程尚不得而知,但人們認為它與病原體感染、營養不良和接觸殺蟲劑有關。本周發表的這篇報告以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兩種廣泛用于農作物的新煙鹼類殺蟲劑可大大降低蜂群的冬季存活率,不管是否有螨蟲或寄生蟲存在。

    這兩種化學品吡蟲啉和噻蟲胺都能阻塞昆蟲的中央神經系統,致使昆蟲癱瘓而死。吡蟲啉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殺蟲劑,從1994年起就在美國注冊使用。噻蟲胺在2003年由美國環境保護署注冊,該機構認定它通過了針對蜜蜂的毒性檢測。

    在跨越2012年末至2013年初的冬季,這些科學家對馬薩諸塞州中部18個蜂群的健康狀況進行了為期六個月的研究。從2012年10月開始,科學家在喂給其中六個蜂群的糖料中摻入未達致死量的吡蟲啉,另有六個蜂群的糖料中混合了噻蟲胺,最後六個對照組蜂群吃的是純糖。

    所有蜂群在整個秋天都安然無恙。但到了1月底,12個中毒蜂群中有六個出現類似于CCD的症狀,比如大批消亡和出現未孵出的小蜜蜂。六個對照組蜂群中只有一個未能熬過冬天,似乎是因為受到了微孢子蟲的侵擾。

    研究報告稱,這些結果“進一步證實,未達致死量的新煙鹼類殺蟲劑可能是造成CCD的罪魁禍首”。這個結論帶來一個有待繼續研究的重大疑問:蜜蜂在冬季通常是不會遺棄蜂巢的,為什麼在被新煙鹼類殺蟲劑毒害後就改變了這一習性呢?

    該論文的作者表示,原因可能是“由于長期接觸未達致死量的新煙鹼類殺蟲劑,蜜蜂的神經功能,尤其是記憶、認知或行為等功能受到損傷”。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54126489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