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山口訪華能否為中日關係帶來新“拐點”?
2013-01-26 17:47:48 來源: 新華國際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1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新華網北京1月26日電(記者 畢秋蘭 李小雨 董小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5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並接收了他轉交的安倍親筆信。敏感時期的此次會面,有何成果?山口訪華能否成為中日關係改善的“拐點”?就網友關心的話題,本網獨家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伯江,以下為主要內容:

    問:有日本媒體認為,山口訪華是為了陷入低谷的中日關係尋找“突破口”,請問“突破口”在哪裏?

    答:我個人從一開始就不太用突破口這個詞。“突破口”似乎是可以通過破解一點來實現整個局面的迅速改觀,但實際上中日關係處在一種膠著狀態,很難有一種立竿見影的措施,很難找到這樣一個點。所以“拐點”可能更合適。

    中日關係自去年日方購島以來,陷入了困境之中,形勢非常嚴峻,現在開始似乎觸底反彈。已經惡化到不能再惡化了,到底了。當然觸底反彈不會是一個V字形反彈,而是一個U字型反彈,也就是説不會實現一個迅速的明顯的回升,可能還會再徘徊一段時間。但是其積極意義在于提供了一個機會窗口。中日關係在未來幾個月中可能會平穩下來,盡管這種平穩的基調是冷色調,在爭端問題上還是僵持,但是局勢不會再進一步惡化。

    習總書記接見山口代表團起到了把中日關係帶到這樣一個拐點的作用。從這點來看,山口訪華是成功的。在形勢最嚴峻的時候我強調不會出現戰爭,強調要看到希望,看到前景,要有樂觀的自信。現在走到這個拐點,再往前走,反而要強調謹慎、慎重的一面。人的認知水準總是有限的,當一個事件發生時,我們在感官刺激下往往會過高估計其影響,好像此後就一馬平川了,或者壞就壞到萬劫不復了。這明顯是不客觀的。在這樣一個時代,國際關係變得空前復雜。局勢的形成和變化不再像過去節奏那麼明快,而是更像鈍刀子割肉。

    首先我們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不是戰爭方式,這就決定了在轉變局面的過程中,我們付出的時間成本要多一些。這個道理具體到中日關係是這樣,大到時代、格局也是如此。冷戰早就結束了,但是因為冷戰是以非戰爭方式結束的,所以其殘余、壇壇罐罐,在一些地區譬如東北亞、朝鮮半島都還頑固地保留著,影響著現實的國際關係。再一個,全球化時代,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在國際關係史上是空前的。一國進行決策、採取行動和各方互動之際,要考慮、照顧的方方面面就多了。而且,參與變數增多,行為主體空前的豐富。外交不再是政府的壟斷物,各種非政府組織NGO的影響上升。

    還要看到中日關係的特殊復雜性。中日之間擁有豐厚的關聯紐帶和迄今為止合作成果的積累,以及兩國社會文化、人脈的聯繫,這些都讓兩國關係不至于跌破底線,走到要打仗的地步。這些都是一些有形或者無形的防護欄。但是又有深刻的矛盾和摩擦的一面。尤其現在中日兩國的綜合力量對比正處在全面逆轉的戰略過渡期、錯肩期,恐怕矛盾的摩擦和激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中日關係的局面很難瞬間徹底扭轉,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問:日本為何沒有派出外長,而是派出公明黨黨首來華談修復中日關係?山口那津男在中國説的話可以看作是日本政府的態度嗎?

    答:這次訪華不是安倍派遣的,是山口作為公明黨黨首自主設計的。公明黨是執政聯盟的一方,山口是公明黨的黨首而本人又不在閣僚之列,關係很微妙。安倍借山口訪華的機會委託轉交一封親筆信給中國領導人,這體現了他的外交手腕。他既可以借水行船,而又不必擔責任,不會陷入被動,給自己留了回旋余地。如果山口此行能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那麼安倍將直接受益。如果山口訪華沒有取得成果,或者山口在訪華期間的言論不符合自民黨的立場,安倍也不必為此承擔責任。他既不必承擔“外交失敗”指責,也不用擔心“改變立場、對中國軟弱”的攻擊。

    不能把山口在中國説的話完全等同于日本政府的外交立場。改善對華關係這樣一種需要、訴求在日本國內是比較普遍,而且越來越強。這有點像2005年日本國內對小泉參靖態度的變化。不管是喜歡中國的人也好,討厭中國的人也好,從日本國家利益、從他們自身利益出發,普遍都有這樣一種需求存在。但是在特定問題上的立場、緩和對華關係的時機和節奏的把握上,明顯存在分歧。

   1 2 3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秋蘭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1124281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