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3月27日電(記者袁軍寶)兩年多前,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劉家終村貧困戶顧會香的日子裏並沒有太多“陽光”:喪子之痛久久難以揮去,丈夫又患病基本喪失勞動能力,貧窮、無望,使她終日不願出門,不願和人説話。
“咚咚咚……”2016年元旦剛過,顧會香家裏響起一陣敲門聲。
到訪的是臨淄眾愛長者養護中心負責人王桂英,她來向顧會香介紹工作:臨淄區採取互助式“扶貧+養老+助殘”新模式,以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優先給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給同村或者鄰村的獨居老人、殘疾人提供護理服務。
“每月500元,雖然不多但基本吃穿夠用了”“工作不累,就在這家門口”“我們免費培訓”……王桂英的一席話漸漸打動了顧會香。
2016年2月,經過係統技能培訓後,顧會香正式上崗成了一名養老助殘護理員。她與村裏另一貧困戶一起,承擔起同村及鄰村共12戶獨居老人、殘疾人的護理工作,為他們提供清理衛生、拆洗被褥、康復護理等多方面的服務。
“咚咚咚……”現如今,每當顧會香敲開服務對象的門,往往伴隨著親人回家般的歡聲笑語。顧會香照顧的劉善勳老人説,她來了幫著洗衣做飯、收拾屋子,一起聊天,“我們真是享福了”。
“他們生活有人照顧,我們也有了收入,好日子大家一起過。”王桂英説。
據臨淄區扶貧辦主任王安東介紹,互助式“扶貧+養老+助殘”項目中的服務對象主要是無子女或子女無贍養能力、日常生活需要照料護理的老弱病殘貧困人員。政府為每位自理老人提供90元/月養老補助,不能自理和半自理老人提供130元/月養老補助,以這些資金來購買護理服務。
對顧會香來説,這份工作帶來的不僅僅是收入,還有生活的充實和自信。如今,除了照顧貧困老人,62歲的顧會香還經常到村裏文化廣場上跳廣場舞,也願意照鏡子了,“日子好了,人也精神了”。
“對政府、企業、貧困戶來説,這種模式實現了一舉多贏,可以説是一個人上崗,多個家庭受益。”王安東介紹説,目前已開發就業扶貧崗位500多個,包括老年、殘疾貧困人口在內的3000多名困難群眾享受到起居照料服務。
-
警方提示:警惕不法分子以“精準扶貧”為名行騙
經初步調查,這些微信群自稱國家精準扶貧民間組織,成為有關項目的會員之後,該組織承諾給房、給錢、給養老、給醫療、給工作。2018-03-27 14:29:06
-
讓上學路不再漫長——貴州烏蒙山區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同樣是整寨搬遷的海拉鎮石坪村連合組,22戶村民也陸續搬到了威寧縣五裏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2018-03-26 09:50:46
-
建設體係破障礙 做活金融助脫貧——河南三門峽市創新金融扶貧“撬開”脫貧攻堅新格局
在“盧氏模式”和“陜州做法”的帶動下,2017年,三門峽市累計投放金融扶貧小額信貸近17億元,29619戶貧困戶獲得信貸支持,佔全市有貸款需求貧困戶的87%。2018-03-24 16:56:42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