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山口訪華能否為中日關係帶來新“拐點”?
2013-01-26 17:47:48 來源: 新華國際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問:山口那津男所倡導的:日中都應承諾,軍機不接近“尖閣”(我釣魚島)上空,是日本政府讓步的表現嗎?這是否是為避免軍事衝突的權衡之計?

    答:軍機不接近釣魚島是山口在羽田機場説的,還有“擱置爭議”。但是安倍立刻就反應了,説派不派飛機是日本自行決定的事,因為那是日本的領空。這説明安倍很關注山口的一言一行,擔心山口在這個關口把事給他搞砸了。對于山口這樣相對溫和的表態,安倍深怕被日本國民理解成這是他的意思,所以他要直接澄清一下:那個人在國外説的話不代表我的立場。這説明安倍對7月21日的參議院選舉非常重視,已經敏感到近乎神經質的地步,他要極力避免給保守派選民落下一個對華軟弱的印象。所以山口能不能代表安倍的意見?我認為不能代表。至少在現在的時點上、在上述問題上是這樣的。

    問:我們知道,在樸槿惠當選韓國下屆總統後,安倍也曾派特使向她轉達親筆信,您認為安倍為何熱衷“親筆信”外交?您認為“親筆信”在改善兩國關係中能起到多大作用?他的“親筆信”又有多少誠意?

    答:日本有“親書外交”的傳統,安倍又是一個尊崇傳統的保守派、右傾政治家,所以好像也很喜歡這個調調。此外,日本從政府定制、職位功能看,內閣專門負責和領導外交的人員也比較有限。中國有國家主席、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等等,美國有總統、國務卿、副國務卿、助理國務卿、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等等都參與外交,日本相對來説比較少。這可能也助長了以信代人的習慣。

    但最重要的,在資訊傳遞手段如此發達的年代卻偏要採用“遣使遺書”的古老方式,無非是要追求更好的眼球效應,背後是安倍的國際公關與外交手腕。除對中國的考慮外,安倍要向國際社會展示日本的和平形象,對國內要求改善對華關係的呼聲有所回應,還有,在2月第3周訪美時對美國有個交待。

    安倍馬上就相關問題與中國展開深入磋商、實質性談判的可能性不大,日方還沒有準備好,這主要受日本國內政治的牽絆,也是由安倍的執政部署決定的。對他來説,上半年最重要的就是經濟民生,他要靠這張成績單贏得參議院選舉這場期中考,並爭取拿高分,進而實現長期執政。當然,在近年“年年有選舉,一歲一枯榮的”日本政壇,所謂“長期”也就是兩到三年而已。所以,“訪華”是公明黨、自民黨一致的地方,但在什麼時機真正緩和改善關係,二者明顯不一致。

    問:2013年中日關係是否會回暖

    答:2013年中日關係可能呈現階段性發展,下半年、嚴格講7月以後可望回暖。此前兩國都有各自的國內政治日程。日本要進行參議院選舉,我們要開兩會,完成中央領導集體的交接。這種時候外交應當是平穩的。雙方之間會有各種接觸,這是一個相互試水、磨合的階段,也是為下一步關係改善做鋪墊。期間爭議問題將得到有效控制,經濟、人員往來逐漸恢復。8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35周年,有望成為中日關係改善回暖的節點。

   上一頁 1 2 3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秋蘭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1124281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