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讓哈薩克族的歌聲在草原上傳唱下去
2017-08-20 16:23:31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蘭州8月20日電(記者王博、劉能靜)白色氈房內,彩色花氈上,裹著紅頭巾,庫來木懷抱冬不拉,為客人們即興表演了一段“阿肯阿依特斯”,引得眾人連連拍手叫好。

  今年49歲的庫來木是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的一名資深“阿肯”。她所表演的“阿肯阿依特斯”是哈薩克族民間廣泛流傳的古老彈唱藝術,也是詩人們即興之間的“對歌”行為,在哈薩克族中,具有這種表演能力的人被稱為“阿肯”。

  “我從八九歲就開始跟著爸爸學習彈唱。”庫來木回憶道,兒時,周圍的牧民大多還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閒暇時,父輩們就會圍聚在一起,冬不拉一彈,周邊的牧民都會趕來觀看。

  庫來木介紹,“阿肯阿依特斯”通常為兩人一組,對唱時,先由一方發問,另一方要根據對方唱詞中拋出的問題,快速完成做詩、選曲、伴奏、演唱等任務來應答,雙方你來我往,在這種比才鬥智的過程中讓對方折服。

  據了解,“阿肯阿依特斯”演唱的內容極為廣泛,從國家大事到家長裏短,從歌頌英雄到抨擊姦佞,“阿肯”們或辯論,或諷刺,都能通過冬不拉伴奏演唱出來,成為深受牧民喜愛的藝術形式。

  然而,日趨現代化的生活也給古老的“阿肯阿依特斯”帶來了挑戰。“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接觸一些新鮮事物,‘阿肯阿依特斯’這種表現形式不多見了。”庫來木憂心忡忡地説。

  阿克塞縣文體中心幹部陳鶴鵬介紹,與詩歌、散文不同,“阿肯阿依特斯”的內容多是即興創作,因此很少有經典名錄保存下來供後人學習;此外,也正是表演的即時性,不但要考驗“阿肯”的彈奏水準,更要考驗他們平時的知識積累、臨場應變等綜合能力,這一嚴格的要求也導致學習人數不多。

  據介紹,目前在阿克塞,經常從事“阿肯阿依特斯”表演的“阿肯”不足20人,而當地哈薩克族民眾則有近4000人,“亟須傳承和保護。”陳鶴鵬説。

  2008年,哈薩克族“阿肯阿依特斯”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項目名錄”,以此為契機,阿克塞縣開展了一係列搶救和保護工作。當年,庫來木被阿克塞縣推薦為甘肅省省級非遺傳承人,省級財政每年對她給予5000元的補貼,用于“阿肯”的培訓、傳承工作;同時,阿克塞縣還設立了相應的“非遺”傳承人工作室,作為“阿肯阿依特斯”培訓教學的固定場所。

  去年,在一次民歌表演中,正在上初一的拉扎提被庫來木“看中”,成為她的“徒弟”。“拉扎提具有一定的民歌表演基礎,最關鍵的是她對這門藝術非常喜愛。”庫來木説。

  拉扎提告訴記者,每周只要有空閒時間,她都會跟隨老師學習“阿肯阿依特斯”。“除了要學習基本的彈奏外,還要廣泛閱讀專門的書籍。”拉扎提説,“雖然要求很高,但我會努力學習,讓更多的人聽到這門藝術。”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除了老藝人的“傳幫帶”以外,阿克塞縣還在當地的小學、初中設立了冬不拉彈唱、哈薩克語誦讀、民族舞蹈等哈薩克民族文化興趣小組,通過這一形式,從小培養學生對傳統民族文化的熱愛;阿克塞縣在每年夏季也會舉辦“阿肯阿依特斯”比賽,來增加人們的關注度。

  “這些都為學習和傳承營造了良好氛圍。”陳鶴鵬説,“阿肯阿依特斯”的傳承與保護不能只局限于“阿肯”們的傳授,而應該是全社會相互協同作用的結果,“只有這樣,草原上哈薩克族的歌聲才能一直傳唱下去。”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安徽黃山:雨後齊雲山現壯美雲海
    安徽黃山:雨後齊雲山現壯美雲海
    “飛”進東湖
    “飛”進東湖
    低空突防、精確打擊,直升機編隊夠酷!
    低空突防、精確打擊,直升機編隊夠酷!
    朝鮮宣布發現一處高麗王陵
    朝鮮宣布發現一處高麗王陵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151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