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生命至上——九寨溝地震24小時6萬余人成功大轉移的背後
2017-08-11 01:28:26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 題:生命至上——九寨溝地震24小時6萬余人成功大轉移的背後

  新華社記者

  8日晚21時19分,7.0級地震突襲四川九寨溝。從震區傳出消息,天堂洲際大飯店內建築物坍塌傾斜,飯店及周邊1500多名遊客滯留,情況不明……

  僅僅16個多小時後,9日14時許,最後一輛車駛離天堂洲際大飯店,滯留遊客全部安全轉移。

  何止這1500多人!在地震發生後不到24小時裏,四川搭建起覆蓋陸路和空中、多部門密切協作、多方向協調配合、政府和社會合力參與的“生命轉移網”,累計轉移6萬余名遊客和外地務工人員。

  這是一場生命的大護送,這是一次科學的大協作……

  8月9日,在九寨天堂洲際大飯店,救援人員組織遊客乘坐車輛撤離。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時間就是生命——與時間比拼的空前“大轉移”

  8日21時許,23歲的曹鈺在九寨溝盡情玩了一天正準備泡澡,屋子裏的燈突然猛烈搖晃,不一會兒就停電了。

  地震了!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了7.0級地震。

  災情牽動黨中央。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緊了解核實九寨溝7.0級地震災情,迅速組織力量救災,全力以赴搶救傷員,疏散安置好遊客和受災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目前正值主汛期,又處旅遊旺季,要進一步加強氣象預警和地質監測,密切防范各類災害,切實做好抗災救災工作,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要求抓緊核實災情,全力組織搶險救援,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妥善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加強震情監測,防范次生災害。

  國務院派出由國家減災委、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的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九寨溝管理局發布統計數據:8日當天共接待遊客3.8萬人,已接近景區4.1萬人的最大承載量。

  生命至上。部隊、公安、武警、消防、醫療、民政、交通、電力、通訊、供電……各方救援和保障力量第一時間趕赴救災現場和各保障崗位,搶抓72小時黃金救援期。

  四川省九寨溝地震抗震救災指揮部審時度勢,把遊客疏散作為震後救援的重中之重,組織應急運力,科學統籌安排,做出了在9日天黑前將景區滯留遊客和車輛全部疏散出去的決定。

  地震後,從九寨溝出來只有兩條通道基本能夠通行。

  必須保障“生命通道”暢通!四川省公安廳立即決定,採取遠端分流措施,尤其是對平武至成都方向這條大通道要確保完全暢通,在成都、綿陽、廣元、阿壩等通往災區的必經路口設置16個管控點,嚴格控制進入災區的車輛,最大限度地將道路資源留給疏散旅客。

  與此同時,還要迅速召集足夠多的車輛。

  8月9日,在九寨溝黃龍機場,從九寨溝撤出的一名旅客領取速食麵和水。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接到我們求助電話的運輸企業,沒有一家遲疑,都立刻行動起來。”九寨溝縣運管所副所長李勇説,除了旅遊大巴、觀光車、公交車等大容量車輛外,計程車、農村客運車、機關公務用車等全都用上了。同時,20余輛消防官兵和部隊的運兵車輛與甘肅支援的近20輛客運車輛也全都投入,疏散旅客。

  從9日9時開始,阿壩州公安特警抽調50多名警力維持秩序,分批組織遊客逐步轉移。在現場,阿壩州副州長、州公安局局長劉波濤等人四處“化緣”借車,在救護車轉移傷員後,又從各處組織公務車、警車、消防車、旅遊大巴、運送物資的皮卡車及部分酒店車輛運送遊客,一些遊客志願者開著私家車加入其中。

  “我們在疏散工作中堅持的原則是,首先保證在當地沒有繼續生活能力的人離開,然後再組織其他需要撤離的群眾離開。”九寨溝縣旅遊發展局副局長蔡宏説,“在交通上,先滿足自駕遊遊客離開,再組織客運車輛運送遊客。”

  在科學有效組織下,撤離的隊伍緊張而有序。

  “我是阿壩州州長,請各位司機按次序排好隊,跟我走!”

  9日9時左右,四川省道301線九寨溝甲蕃藏寨旁,阿壩州州長楊克寧坐在一輛越野車上,拿著話筒向滯留的自駕遊客大聲喊道。

  隨著喊聲,一輛輛自駕遊車輛有序地跟在州長車後,沿著剛剛搶通的碎石道路,小心翼翼地往松潘方向行駛。

  截至9日13時許,滯留在天堂洲際大飯店的最後一批遊客被轉移疏散,從天堂洲際大飯店向弓杠嶺方向一帶共轉移疏散遊客4000多名。

  距離九寨溝景區溝口僅1.5公里的喜來登國際大酒店是一個重要疏散點。記者看到,在現場工作人員指揮下,遊客們有序排隊,從上車到離開大約只需要5分鐘。到9日下午16時左右,這裏約3000名遊客基本疏散完畢。

  地震發生時,正值九寨黃龍機場航班高峰時段,機場滯留飛機1架次,滯留旅客939人。機場公安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加強值班備勤,為滯留旅客送發棉被,安撫緊張情緒。至9日淩晨2時,安全運送615名遊客,剩余324人轉運到賓館休息。

  根據九寨溝縣旅遊局的情況反饋,截至9日18時30分,滯留在漳扎鎮的遊客已全部疏散轉移。

  一場6萬余人的“大轉移”順利完成!

  8月10日,在漳扎鎮的災民安置點,民宿及酒店工作人員和部分居民在道路旁等待乘車離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科學指揮、協同作戰——構築“陸空立體”的安全疏散網絡

  面對突發地震災害,需要全力投入搶險救援,也需要科學高效的指揮調度。重災之後,24小時內完成6萬余人疏散轉移,是一場科學救災、協同作戰的重大考驗。

  轉移,貴在迅速有效行動。

  地震發生後,四川公路、鐵路、民航部門密切配合,緊急應對,從陸路到航空、從車站到機場,迅速架設起轉移人員的立體安全通道。

  震後28分鐘,第一架民航飛機從九黃機場起飛,當第一架從成都飛赴九寨黃龍機場的飛機滿載乘客返回成都時,朝陽剛剛升起;震後67分鐘,成都繞城、都汶、綿廣等十余條高速公路開啟救援通道;震後110分鐘,第一支救援力量在平武集結向災區挺進……

  轉移,貴在科學有序疏導。

  “為了保障道路通暢,一定要管好往裏進的車。”地震發生後,九寨溝縣應急辦主任吳劍領到了省公安廳的明確指示,要在有限的通道上從遠端、中端、近端分別進行交通管控。

  “除了只出不進,我們還根據災情實際,以‘輕重緩急’為原則,安排進入災區的車輛。”四川省政法委書記、抗震救災副指揮長鄧勇向新華社記者介紹説,交通管制期間交警部門只對災區最急需的救災物資運送車輛放行,其他的車輛一律要為疏散遊客讓道。

  九寨溝縣旅遊發展局副局長蔡宏面對的情況更復雜:在喜來登國際大酒店,地震當晚一些遊客很驚慌,許多自駕遊的遊客準備自行開車離開災區。

  “當時正是淩晨,又剛剛發生地震,外地遊客本來就對道路不熟悉,貿然開車離開風險更大。”蔡宏趕緊組織工作人員和交警耐心勸阻,直至交警部門通知道路安全有相應保障後,才安排自駕車的遊客有序撤離。

  轉移,貴在保障細致到位。

  8月9日,待轉移群眾正在登上大巴車。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災區人員轉移,最重要的是保持通道暢通,最擔心的是後續災害導致通道被切斷。為此,當地公安和武警及時會商,部署搶通力量,一方面組織武警搶險隊集結待命,一方面組織交管部門和大型施工企業調集應急搶險隊伍和挖掘機、裝載機等機具設備,時刻待命。

  同時,當地專門組織力量在相關鐵路和公路重點路段,按照“全面拉網、不留死角”的原則對橋梁、隧道等重點部位的安全隱患組織全面排查。

  轉移,貴在全社會守望相助。

  地震發生後,民政部及時向媒體發布資訊,提醒公益組織和志願者謹慎前往,將救援通道讓給專業救援力量。在災區,現場志願者迅速集結起來,有序為遊客服務。

  為了保障交通通暢,在重要疏散省道上,除拉著警笛呼嘯而過的救護車和應急通信保障、電力保障、消防車輛外,基本沒有進入景區的社會車輛,遇有載有傷員的救護車輛駛往醫院方向,社會車輛紛紛停車讓行。

  在這場重大災害和緊急疏散中,有一個群體被熱心的網友紛紛點讚——各個團隊的導遊。地震發生後,災區到處是導遊呼喚尋找遊客的聲音,有效地制止了恐慌、穩定了情緒。一則《什麼是導遊?地震面前,臨危不亂,旗幟高舉,尋找遊客,不離不棄!》的帖子,在朋友圈裏刷屏。

  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轉移”,閃耀著科學的光芒、人性的光輝……

  8月10日,在漳扎鎮的災民安置點,民宿及酒店工作人員和部分居民在道路旁等待乘車離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妥善安置——確保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安全呵護

  離開了震中、災區,並不意味著救援和關愛的結束。

  18歲的法國男孩馬克桑斯·瓦隆,躺在九寨溝縣人民醫院的病床上。他的雙腿在地震中被飛石砸傷,為了避免感染,需要馬上手術。

  “中國醫護人員非常有效率,他們沒有落下一個人,所有的安排井井有條。”在手術室外等候的馬克桑斯的哥哥羅曼·瓦隆告訴記者,賓館大堂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給馬克桑斯等受傷人員止血消毒,然後把他們送到景區診所,救護車又將他們送到了九寨溝縣醫院。

  這是一條全力構築的地震傷員醫療保障通道——

  大災應急救援,是一場與死神的賽跑。

  對口援建九寨溝的成都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護士林楊説,地震發生後,他和同事們立刻自發趕到醫院參與搶救傷員。成都大邑縣駐阿壩州松潘縣援建隊,也在震後2個小時趕到九寨溝施以援手。

  地震第二天一早,綿陽市中心醫院就接收到來自九寨溝震區4名重傷患者,並第一時間將他們送進搶救區。災區附近的綿陽、廣元以及較遠的成都各大醫院,廣大醫務人員也全力參與救治九寨溝地震傷員的行動。

  四川省衛計委主任沈驥表示,地震發生後四川立即啟動衛生一級響應,在縣醫院和縣中藏醫院開辟綠色通道,對地震傷員一路綠燈,全力救治,全部免費。同時,對重傷員進行轉移,38名重傷員向成都、綿陽等地轉診,其中9名使用直升機轉運。

  這是一條密切配合的疏散人員轉移保障通道——

  絕大多數從災區轉移疏散的群眾,第一站都是成都,然後再踏上回家的路。

  在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臨時設立了“九寨溝地震應急疏散中心”,分組引導旅客在此通過長途客車、公交車、地鐵、鐵路等方式轉運,還有免費客車送往機場。這個疏散中心24小時服務,免費提供部分食品藥品。

  9日起,成都市公安局組織警力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火車東站、火車北站及相關高速出口、客運站等處加強交通疏導及治安巡邏,並設立7個便民服務點,為從九寨溝地震災區撤離的遺失證件群眾出具臨時身份證明,以便撤離群眾在成都順利乘機乘車回家。

  這是一條永不放棄的生命搜尋通道——

  盡管已經完成了6萬余人的“大轉移”,9日晚,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會議上,依然強調“繼續把搶救生命擺在第一位”。

  從9日下午起,按照統一部署,百余名消防官兵帶著雷達生命探測儀挺進九寨溝縣相關地區,進入災情相對較輕的鄉鎮展開生命搜索。

  抗震救災指揮部表示,下一步工作,一方面將繼續千方百計搜救人員、救治傷員,另一方面重點是妥善安置當地群眾,防止次生災害,同步開展災情評估、重建規劃。

  對生命的呵護,將一直持續……(記者:惠小勇、叢峰、羅爭光、楊迪、李力可、許茹、胡旭、馬牧旺青、張欽、王迪)

 

 

九寨溝地震致20人遇難 431人受傷

九寨溝7級地震:轉移人員約7.1萬人 災險排查加快推進

挺進滑坡體——為了生命的牽挂

九寨溝7.0級地震抗震救災紀實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雷東瑞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75112146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