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環保專家:治理河北17萬平米污水坑至少需2億元
2017-04-24 08:00:37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村民參與治理滲坑時使用過的鐵桶,已經被嚴重腐蝕。

化肥廠滲坑的三分之一經過治理,但水質仍然呈黃褐色。

  左側水樣取自化肥廠滲坑經過治理的部分,顏色較淺;右側水樣取自同一滲坑未經治理的部分,顏色更深。

  4月19日,廊坊市大城縣南趙扶鎮,津保路以北約八九百米處,一個巨大的污水坑中,水體呈現紅褐色。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原標題:“超級工業污水滲坑”治理之困

  4月19日以來,河北廊坊市大城縣的多位官員因“污水滲坑”事件被問責。

  這源于民間環保組織“兩江環保”在早些時候一次“十分偶然”的發現以及網絡曝光。

  在大城縣,這兩個滲坑並不是“秘密”。

  按照大城縣政府的説法,從2014年起,縣裏就組織相關單位分別對兩處滲坑污染水體進行治理,但治理工作一直未完成。主要原因是水質出現反彈,沒有達到預期治理效果。

  在治理過程中,南趙扶鎮政府還將一家參與治理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兩者簽訂的合同,並索賠相關經濟損失。

  盡管鎮政府最終勝訴,但滲坑治理工作卻停滯下來。

  滲坑周邊曾聚集多家化工企業

  2015年夏天,南趙扶鎮南趙扶村村民徐軍、孫振、孫樺等人拿著3瓶水樣,前往大城縣環保局舉報村裏的白馬河污染和污水滲坑問題。

  3瓶水樣分別取自白馬河、化肥廠滲坑和磚廠滲坑。

  這兩個滲坑正是近期被“兩江環保”曝光的“超級工業污水滲坑”,一個17萬平方米、一個3萬平方米。

  當地多名村民介紹,這些大坑開挖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面近17萬平方米的大坑(即磚廠坑)是村民集資修建磚廠時取土而形成,南側靠近村子的大坑(即化肥廠坑)是因村民取土墊宅基地形成。

  年過七旬的村民孫進説,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村北的磚廠剛剛建立,周邊的土地下挖兩三米,就會有地下水涌出。沒有污染前,兩個大坑水質較好,冬天,露出冰面的蘆葦就有一人多高。周邊的玉米地也都用坑中的水來澆灌。

  上世紀七十年代,村北側又建成了化肥廠、磷肥廠。“一刮西北風,大煙囪排出的紅白煙霧就會飄進村裏,那味道噎嗓子。”孫進説,沒過幾年,兩個廠子在村民的反對下接連關停。後來,化肥廠附近的地方又建起了生産樹脂的化工廠。

  2010年前後,更多工業企業聚集在了村北側。孫進説,當時電鍍廠就有五六個。

  孫振的家就在化肥廠污水滲坑兩三百米開外的地方,“沒有人處理污水,都是直接排在地表和坑裏。”他説,兩三年前,電鍍廠逐漸搬走。

  讓南趙扶村村民真正開始關注“污水滲坑”,則是源于那一罐罐外來的廢酸。

  4月19日,大城縣政府發布情況説明稱,被曝光的兩個滲坑污染係由旺村鎮村民李某某叔侄將廢酸傾倒進坑塘所致。

  李某某叔侄于2011年至2012年從外地拉來廢酸傾倒于坑中。經調查,二人共計傾倒廢酸6.1噸。

  村民郭強和老伴就住在磚廠滲坑附近。他清楚記得有一天早晨,他照例來到坑邊看莊稼和樹苗,聞到一股刺鼻的酸味。為確定氣味來自坑裏,他從坑裏舀水澆在土上,霎時泛起了白沫。

  “以前這坑邊都是我種的樹,後來全死了。”他指著坑邊光禿禿的黃土説。如今他的田地只種了些耐旱作物,不灌溉,看天吃飯。

  孫進説,滲坑被污染後,明顯感覺到井水更鹹更澀了,煮開後會漂起白沫,煮一鍋稀飯,能撈出半碗白沫來。

  村裏的年輕人,很少再用機井裏打出來的水。村民孫樺一家6口人,只有老兩口喝著井水,兒子一家4口則用電動三輪從五六公里外的縣城,買每桶2塊錢的桶裝純凈水喝,只有洗澡洗衣才用井水。

  對郭強來説,即便是用買來的桶裝純凈水,他也要用凈水器過濾一遍。這臺機器花了他7000多元。

  未能完成的滲坑治理

  對兩個污水滲坑,大城縣政府從2014年著手開始治理,但一直到被“兩江環保”曝光,治理工作並未完成。

  大城縣政府表示,2014年3月,經過調查比較,選定龍淼公司對磚廠滲坑進行治理;選定碧水源公司對化肥廠滲坑進行治理。

  在磚廠滲坑治理方面,第一次治理時間為2014年4月至當年7月,合同約定水治理後pH值6-9之間,色度點50,無異味。乙方完成治理後,經縣環保局監測站驗收合格,並出具了報告。但是8月底水質出現反彈,到2015年11月又進行了第二次治理。2016年9月,水質再次出現反彈,鎮政府要求治理公司繼續進行治理,該公司以各種理由拒不執行。

  對于參與治理磚廠滲坑的“龍淼公司”,有多家媒體報道稱,可查到河北龍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和河北龍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石家莊分公司兩家企業,但兩家公司均否認與大城縣人民政府曾有過合作。

  大城縣政府稱,化肥廠滲坑于2014年4月至7月進行了治理,合同約定,治理完成後,水的pH值達到6-9之間,色度點50,無異味。由于技術等原因,第一次治理未達到要求。于2014年10月到2016年6月,南趙扶鎮又分兩次與碧水源公司簽訂《補充合同》,該公司均未達到治理要求。

  據央視報道,近日,環保部與當地的聯合調查組在河北大城縣滲坑現場採樣監測,兩處滲坑共14個點位中,pH值小于3的有12處,有部分點位銅、鋅、鉻、鎘、鉛等超過地表水環境品質標準Ⅴ類相關限值。

  顯然,這是一場沒有完成的治理。

  治污公司評估不足 倉促“開工”

  前往大城縣環保局舉報滲坑問題的孫振和孫樺,此前也受雇參與化肥廠污水滲坑的治理。

  二人説,2014年5月左右,經人介紹,廊坊碧水源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雇傭其二人治理化肥廠的廢酸滲坑。

  孫振説,治理前有兩小一大3個坑,一般情況下,工地上除了他們二人外,只有一名公司派來的技術員。兩人按天結算,每人每天150元。

  “剛開始一連幹了20多天,停了一段時間,然後開始三五天的幹,有時候也是一兩天。”孫樺告訴新京報記者,治理的過程其實十分簡單,先把小坑污水抽到大坑,然後叫來推土機把小坑淤泥推到角落,撒上生石灰,就算處理完了,“我們也不知道這麼做合不合格。”

  孫振、孫樺二人稱,整個治理過程中,修水泵、找推土機和拉土車、找人撒生石灰等大小工作,均由其代辦。“我們幫忙找人幹活,他們公司出工錢。”

  孫振説,處理完小坑後,2015年四五月份,大坑的污水已經蒸發、下滲了一半,坑壁上至今還能看到污水留下的印跡,大坑的污水也是在這時開始治理。

  根據廊坊碧水源公司項目經理的安排,他們買來土方,築起水壩,把大坑分成三塊,按照之前的方法先治理東邊的三分之一。

  大坑的治理並不順利,孫樺在一次撒生石灰時,不小心滑下坑裏,酸水淹到了膝蓋。即便是立馬從坑裏出來用清水衝洗,腿上還是起了紅點,褲子也因被酸水腐蝕變黃,洗不掉了。

  兩人回憶,從這時候開始,工期斷斷續續,到2016年6月停工,剩余三分之二的大坑基本還沒有處理。後來廊坊碧水源公司的人告訴他們,鎮政府把公司告了,凍結了20多萬,沒錢開工。

  4月22日,廊坊碧水源公司經理王衛華告訴新京報記者,2014年,其公司通過正常的招投標拿到該項目,合同約定處理後需要達到“除色除味、pH值正常、有草有魚”的標準,金額約60萬元。當時政府希望盡快開工,導致公司對滲坑的污染情況評估不足,一個多星期便定好了方案。

  王衛華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專家前期預估時,沒想到水污染程度那麼大,該滲坑屬于高濃廢水污染,裏面的鐵、磷、氨氮等都嚴重超標。

  王衛華説,當時治理使用了生物瀝浸法,主要用生石灰調pH值,再撒入氮磷鉀肥和蘆葦根系,然後投入魚苗,他們用這個方法治好西邊的小坑。

  針對孫振和孫樺“治理工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説法,王衛華表示,當時雇傭兩人只是幹一些邊角活,更多的時候,是公司自己找人處理。最多時工地上同時有20多個工人在幹活。

  對此,孫樺説,“沒有見過那麼多人,也沒見過種植蘆葦和養魚。”

  4月22日中午,孫振帶著記者來到處理過的小坑,坑裏沒有水,表層的土壤呈紅褐色,局部土壤為黑色,坑裏未看到長出的蘆葦。

   1 2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陳俊松
相關新聞
  • 河北排查整治滲坑污染 將建相關檔案 排查後仍發現滲坑將嚴肅追責
    據河北省政府官網消息,針對近日媒體報道的廊坊市大城縣工業污水滲坑問題,河北省將在全省開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涉重金屬企業排放情況、涉及有毒污染物企業廢水排放情況、涉及居民區等環境敏感點用水情況等也是本次排查整治的重點。
    2017-04-23 06:20:54
  • “超級污水滲坑”事件追責 河北廊坊市紀委做出處分決定
    鑒于大城縣政府副縣長肖建軍、南趙扶鎮黨委書記高偉、縣環保局局長樊軍良、南趙扶鎮武裝部長畢文記、環保局環境監察中隊負責人葉巍五人任職時間較短,在全市范圍內通報批評。
    2017-04-23 02:40:44
  • 環保部對華北滲坑進行土壤詳查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21日表示,針對天津和河北兩起滲坑事件,環保部正在組織土壤詳查,後期將公布這一結果。田為勇表示,天津和河北這兩起滲坑事件,雖然目前還未完全調查清楚,但至少涉及以滲坑滲井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污和非法排放危險廢物兩方面的違法行為。
    2017-04-22 22:41:19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溫哥華舉行樂高積木展
    溫哥華舉行樂高積木展
    福建湄洲灣北岸崛起港口群
    福建湄洲灣北岸崛起港口群
    這家書店不賣書 閱讀也可“玩”共用
    這家書店不賣書 閱讀也可“玩”共用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3112085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