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于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陳傳書代表:養老服務投入應變“補機構”為“補人頭” ·陳文華代表:懲治食品安全犯罪要“嚴”字當頭 ·風清氣正好揚帆——兩會內外聚焦轉變作風 ·一項等待了25年的改革 ·最高檢10月將時隔24年再向人大作反貪賄報告 ·貴州代表團審議“兩高”報告 ·四川代表團舉行第六次全體會議 審議“最高”報告 ·成都市長與記者“置換採訪”:兩個建議換一個提問 ·媒體瘋"搶"盛光祖 盛光祖:"我沒有遺憾"(組圖) ·國務院六次機構改革回顧
陳傳書代表:養老服務投入應變“補機構”為“補人頭”
2013年03月11日 08:46:33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王博、徐松)“公辦養老機構‘一床難求’,主要是因為沒有明確公辦養老機構的保障邊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陳傳書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根據新近發布的《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截至2012年底,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達到1.94億,佔總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數量將突破2億大關,達到2.02億,老齡化水準將達到14.8%。

    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而各地的社會養老機構卻已經面臨“一床難求”的窘境。

    陳傳書告訴記者,這些“一床難求”的養老機構主要是一些條件好、收費低的公辦養老機構。這些機構按照床位數量享受國家補貼,能夠壓低服務價格而不降低服務品質。這是目前民間養老機構無法比擬的優勢,“是一種不平等的競爭”。

    “這就要求公辦養老機構明確保障對象、責任和邊界。”陳傳書認為,依照養老服務産業化發展的方向,數量不多的公辦的養老機構應該針對中低收入群體,實現“保基本”;而由市場化的養老機構來提供不同層次的特色服務。

    陳傳書建議,國家在養老公共服務的投入方面應實現向“補機構”到“補人頭”的轉變,把選擇服務的權利交給老年人,把提供服務的機會交給社會,來促進養老服務向社會化、市場化、産業化的方向發展。

    陳傳書也坦言,未來中國理想的養老模式是“90%的人居家養老,7%的人在社區養老,3%的人在養老機構養老。”而目前,大多數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和建築設計都是針對健康的中青年群體,而忽視老年群體的需要。對此,陳傳書表示,已成型社區可進行適老性改造,提高社區老年人的宜居性;同時,在城鎮化建設的規劃中,充分考慮老齡人口的生存需求,是新型城鎮化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應對老齡化社會到來的必須。

( 編輯: 王子暉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4972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