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于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中國強調投資對“穩增長”作用“不可低估” ·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記者提問 ·黃小祥委員代表全國工商聯在大會上發言 ·卜昌森代表:黑色煤炭也要綠色開採 ·深圳特區報記者提問 ·誰動了我的資訊?——代表委員聚焦個人資訊保護 ·人大代表建言完善食品標準和提高檢測能力 ·孫朝暉委員:加快化解鋼鐵行業産能過剩 ·張曉芳代表:國有鋼鐵只有敢于減、追求新才有活路 ·"我們不想也不能掉隊"——人大代表聚焦一億人的"小康"夢
中國強調投資對“穩增長”作用“不可低估”
2013年03月07日 16:40:38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徐揚、王曉潔、劉劼)盡管中國將擴大內需作為發展經濟的長期戰略方針,但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價值並沒有降低。

    溫家寶總理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現階段,投資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我國既有投資能力,又有投資需求,關鍵在于選準方向、優化結構、提高投資的品質和效益。”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6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都還處在一個深入推進的過程中,中國還有很大的投資需求。

    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已超過了投資,成為“三駕馬車”的龍頭。此間觀察家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投資價值“不可低估”,顯示出投資在“7.5%”增速中的地位。

    “從當前中國國情出發,離開投資,消費就成為無本之木。”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張漢亞説,投資曾背負“惡名”,關鍵是過度投資有問題。

    “報告中的‘不可低估’,與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關鍵作用’,都是從現實出發作出的實際評價,向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張漢亞説。

    與此同時,報告對投資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闡釋和更嚴格的要求。“報告提出投資方向要‘準’,結構要‘優’。”東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艾洪德教授説,這兩個字就要求投資要避開高耗能、高污染和産能過剩的行業,向高新技術和有市場競爭力的産業集中。

    從光伏産業一擁而上導致産能過剩,甚至遭遇“雙反”訴訟,有經濟學家近期再次對投資過度發出了警告: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熱衷于投資的規模,而不在于品質和效益。

    2013年,許多省份仍將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鎖定在投資。不少省區市今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目標設定在20%以上。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應警惕政府換屆後可能出現的投資過熱風險。以往經驗表明,在政府換屆之後當年或次年,投資都會出現快速上升。

    這位經濟學家認為,新一輪的投資過熱可能導致經濟結構繼續惡化,從而有損長期經濟增長品質的提高,對此,中央政府應該有所警惕,提前防范。

    對于這些擔憂,中央政府已經開始著手應對。張平説,要把有限的資金、有限的供給更好地用于改善生産條件和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投資安排主要是考慮民生,考慮“三農”,考慮節能減排,考慮改善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保。

    面對中國各級地方政府高漲的投資熱情,如何保證這駕馬車不繼續走重復、低效投資的老路?專家認為,需將投資的方向、品質和效益,納入政績考核,制定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否則,地方政府很難擺脫“GDP崇拜”,難以有效推動擴大內需。

    觀察家還發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政府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越來越小”,必須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對此,張漢亞認為,這意味著民營企業會獲得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但仍需要政府出臺細化措施,在能源、電信、金融等領域落實項目,增強民間投資的意願。”

( 編輯: 張軼群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310114936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