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11月14日新華網十八大精彩報道集粹
2012年11月15日 09:24:26
來源: 新華時政
【字號: 】【打印
【糾錯】

    11月14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 這是大會會場。新華社記者王曄攝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名單  候補委員名單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名單

   新一屆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誕生記

    2012年11月1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2300多名黨的十八大代表和特邀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出由376名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組成的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和130名中央紀委委員組成的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人民日報社論:共同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

    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和崇高使命,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肩負着全國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們黨開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偉大進軍,開啟了共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來的嶄新征程。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 專題直播 十八大閉幕會側記

    11月14日上午,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代表投票選舉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十八大特稿:三千天不久,只爭朝夕——中國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倒計時”

    14日上午,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大會號召全黨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閉幕的那一刻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倒計時’就已開啟。”來自上海的十八大代表焦揚説。

   前進,向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黨的十八大巡禮

     這是一場偉大的接力,一個政黨又完成了一次新老交替,民族復興的接力棒傳到新一代中國共産黨人手中!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十八大吹響了集結的號角。

   新華社評論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團結奮鬥--寫在黨的十八大閉幕前夕

    人民的期待在這裡匯集,世界的目光在這裡聚焦。連日來,肩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重托的2000多名黨的十八大代表共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計,共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好藍圖。代表們圍繞胡錦濤同志所作的大會報告進行了深入、熱烈的討論。共識在會場內外的民主交流中不斷擴大,力量在舉國上下的團結氣氛中不斷凝聚。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中華民族的未來正呈現出無比廣闊的美好前景。

   八個民主黨派中央主席眼中的中共十八大

    作為與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數十載的親密友黨,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黨、致公黨、九三學社、&&等八個民主黨派,高度關注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各民主黨派中央主席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紛紛&&,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各民主黨派的共識,與中國共産黨共奔錦繡前程、同譜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是各民主黨派成員共同的使命。

   世界探尋中國發展方向

    11月,創紀錄的1700多名海外記者雲集北京,採訪中共十八大。僅僅這個數字就顯示出世界對中國的高度關注。

    他們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社會背景,提出的問題各色各樣,但核心關切卻十分相同:希望從這個世界最大執政黨五年一度的盛會上,找到“中國發展”的答案。這關乎中國的前途命運,同時也關乎世界的發展未來。

   中共高舉法治大旗決心掃除“人治”殘余

    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基本方式”,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時間表”,要求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抨擊“言大於法”特權思想……,中共十八大對法治的突出強調,引發觀察者高度關注,他們認為這充分顯示了中共建設法治國家,消除“人治”的決心。

   "微博時代"的黨代會:讓網絡更多釋放"正能量"

   有人説,十八大是“微博時代”召開的第一次黨的代表大會。

   當2009年微博進入中國人視野時,恐怕很少有人會想到,僅僅3年時間,中國的微博用戶會快速增長到接近3億,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深刻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

   十八大召開前夕,人民網推出人民微博十八大專題,邀請多位十八大代表與網民在線交流;新華網打造的“代表微博群”,為125位代表開通了微博。微博成為代表與網民即時溝通交流的平台。事實上,從論壇到博客,從社交網站到微博,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新興傳播媒介,來獲取與十八大有關的信息。

   基層幹部群眾和專家熱議十八大報告有關“三農”工作論述

    十八大報告中有關“三農”工作的部署,受到基層幹部群眾和“三農”學者的廣泛關注。他們普遍認為,這些重要舉措充分表明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希望各級政府把相關精神盡快落到實處,使廣大農民早日得到更多的實惠。

新華訪談 

   2012年11月13日,十八大代表、廣東省梅州市委書記朱澤君作客新華網設在京西賓館的十八大訪談間,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 李非 攝

  十八大北京代表團代表新華網訪談錄

  新華網十八大代表訪談組充分發揮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網絡優勢,創新多種訪談方式專訪十八大北京代表團代表。首次在北京代表團駐地設置“網絡訪談間”,對單個代表進行專訪;創新採取“圍桌訪談”(亦稱“圓桌訪談”)形式,邀請多位代表“圍桌而坐”共同交流和深度會談。此外,還邀請北京代表團代表做客新華網直播間,接受專訪。

   十八大代表朱澤君:走出一條經濟後發地區生態先發創新之路

    13日,十八大代表、廣東省梅州市委書記朱澤君在京西賓館接受新華網專訪。他説,梅州市作為廣東省生態發展區,要積極探索經濟後發地區科學發展創新之路,變“經濟後發”為“生態先發”。

   十八大代表劉曉凱:加快推進貴州教育發展和醫改進程

    十八大代表、貴州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劉曉凱13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近十年來,貴州的教育和醫療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下一步將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繼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醫療衞生體制改革。

  邢鐳:每個大學生村官都應是“一顆種子”

    2008中組部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開始,全國大學生村官數量已近30萬名,其中有4名“村官”當選十八大代表,很多優秀的年輕大學生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裏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舞&。十八大代表、江西省永新縣三灣鄉三灣村黨支部書記邢鐳,就是這群年輕人中的一員。

新華調查

   新華網“每日調查”顯示:網友認為應多管齊下緩解“就業難”   進入調查

     就業難如何緩解?在新華網聯合《半月談》雜誌社推出的十八大“每日調查”中,截至13日23時,共有17794名網友參與了“如何緩解就業難”的網絡調查。調查顯示,18.4%的網友認為應該“創造和提供更多就業機會”,16.6%的網友認為應該“推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改革,使人才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位居各選項得票率前兩位。

   央視財經頻道點評本網“十八大每日調查——中國未來發展挑戰因素”結果 

分享到:
( 編輯: 李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