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1月10日,十八大代表、共青團貴州省委書記馬寧宇作客新華網設在京西賓館的十八大訪談間,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 李非 攝
新華網:您覺得青年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要發揮什麼作用?
馬寧宇: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對青年寄予了無限期望,他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廣大青年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不辜負黨的關注、關心和關愛,投身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當中,讓青春煥發絢麗光彩。讓我們青年人備受鼓舞,備受激勵。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青年人要爭當推動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骨幹力量,爭當推動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先鋒力量,爭當構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範力量,以更自信、更勇敢、更無畏的姿態,敢於選擇,敢於追求,敢於承擔社會責任和肩負歷史使命;勇於把握機會,直面挑戰,奮力拼搏,銳意進取,為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布局,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不懈奮鬥、再立新功。
新華網:請您談一下如何推動黨團基層組織建設?
馬寧宇: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
我們將在全省進一步鞏固層級化組織載體,豐富非層級化組織載體,狠抓制度保障、工作內容設計、幹部隊伍三個關鍵要素,探索、完善新型組織體系下各類團組織的長效運行機制。繼續推進以選配兼職團幹部的重點鄉鎮(街道)團的組織格局創新工作進一步深化,用青年的聚集方式推進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把共青團工作的橋頭堡推向鄉鎮街道一級。
我們將在全省大力推行産業建團模式,探索統籌在省、市(州)、縣三級建立非公團工委、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團工委、駐外團工委的組織機制;加強團的外圍組織建設,加強對各類青年自組織的&&與指導,拓寬&&青年的有效途徑,將更多青年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不斷夯實黨執政的青年群體基礎。
新華網:貴州共青團如何組織青年在貴州後發趕超、跨越發展中發揮作用?
當前,貴州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上,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五個奮鬥目標和“三一五”核心指標,向全省各族人民發出科學發展、後發趕超的動員令,吹響了衝出“經濟洼地”、總攻“絕對貧困”、構築“精神高地”、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衝鋒號。實現這些目標和任務,青年人必須有所作為,共青團必須有所作為。
我們將把團組織打造成為“凝聚青春之力”的載體,珍視青春力量,聚合青春力量,善用青春力量,將全省廣大青年迸發的力量匯聚起來,為貴州趕超跨越出汗出力,全力以赴。
我們將以 “青春聚力•趕超跨越”為主題,大力實施“青春向心力”工程,着力引導青年,在貴州構築“精神高地”中堅定信念;大力實施“青春爭先力”工程,組織青年,在衝出“經濟洼地”中建功立業;大力實施“青春攻堅力”工程,用心服務青年,在總攻“絕對貧困”中拼搏奉獻;大力實施“青春感染力”工程,切實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在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和諧貴州”中引領風尚,高舉團旗跟黨走,肩負使命勇向前,在貴州後發趕超、推動跨越的偉大實踐中奉獻青春力量、傳承青春誓言、招展青春風采、綻放青春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