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房産 軍事 港澳 臺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升級轉型主要是指實現擁有“自有品牌和自主研發能力”,從而提高産品附加值,提高市場應變能力。企業的創新成功,主要來源于對兩種創新模式的有效把握和組合,一種是科技創新,一種是文化創新。
精彩觀點
1
黃建平
振興實體經濟的關鍵是創新與品牌
振興實體經濟的關鍵是創新與品牌
黃建平表示,目前制造業面臨的壓力一方面來自市場的變化,一是中國産品的出口市場空間受到了很大擠壓,二是國內市場的消費動力不足;另一方面的壓力則是成長,黃建平説:“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升,勞動力成本的紅利出現了拐點。生産要素,包括電的成本、能源的成本、運輸的成本,從全球視角來看,這些成本都沒有過往的優勢那麼大。”
黃建平認為,振興實體經濟的關鍵是創新與品牌,“要通過創新與品牌的紅利對衝成本上升的壓力,這是企業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做到的。”黃建平説,“通過自主研發,進行全方位的係統創新,首要的就是産品。另一方面,為了對衝勞動力成本,要通過對企業的自動化投入來提升制造能力;還要加大品牌投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提供體驗式消費。”
1
黃建平
供給側改革是創造有效市場的重要抓手
供給側改革是創造有效市場的重要抓手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很多國內企業都開始實行“機器換人”,提高了生産效率。黃建平表示,馬可波羅在這個方面也在持續推進。“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對于很多企業和各個行業來説是有差異的,要達到工業4.0,可能需要幾步並作一步走,可以小步快走,但是不可能跨過一步。”黃建平説,“馬可波羅這幾年也在持續推動企業的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現在已經達到了工業3.0的水準。”
黃建平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實是中國産業轉型升級、創造有效市場非常重要的抓手。“政府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了行業的發展環境,”黃建平説,“像我們這個行業,有一些沒有品牌、沒有品質、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在逐步退出市場。這凈化了企業的發展環境,讓市場集中于有品牌、有品質的企業,讓這些企業更好地加大創新投入,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有效供給。”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