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評上評】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決不能“一買了之”!
2020-06-08 14:46:4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給老人洗腳5秒就結束?“購買服務”豈能如此糊弄

對“鐘美美”的模倣天賦,不妨多一些包容

景區因“疫”調整限流比例必要而急切

設置“限時停車位”便民利民

嚴懲冒用他人身份者,讓更多人尊重規則

……

  新聞速遞:6月5日,四川達州一檔電視節目稱,當地一家養老中心在為老人到府服務時疑似走過場:剪發時,到府服務的人員在老人頭上比畫兩下,再用梳子梳一下,拍完照片就換了下一位老人;幫老人洗腳時,老人自己好不容易把鞋襪脫了,剛把腳放進盆裏,5秒鐘都不到,工作人員就讓老人把腳伸出來,拍張照然後就結束了。

  新華每日電訊:本該是服務老人的暖心之舉,竟被弄虛作假的機構搞成了“秒殺”式的作秀擺拍。如此操作,把本該享受惠民服務的老人變成“擺拍道具”,讓其深感心寒,讓圍觀群眾憤慨,更讓地方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資金打了水漂。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一項久久為功、時時為民的長久大計。不僅四川達州一地,其他地方政府也應當以此事為鑒,檢視購買公共服務的成色,不被“擺拍留痕”蒙蔽,多與被服務的群眾溝通交流,了解商業機構真實的服務品質,提升監督的品質和力度。

  新聞速遞:因為模倣老師而走紅網絡的黑龍江鶴崗男孩鐘美美,近日下架了所有模倣老師的視頻。有傳聞稱,他被約談了。當地教育局日前對此做出回應,承認學校與鐘美美接觸,表示是希望從正面引導孩子,去拍一些正能量作品。

  光明日報:依當地教育局的説法,學校是想正面引導鐘美美拍些“正能量作品”,言下之意便是他模倣老師的視頻缺乏正能量。但這番認知顯然值得商榷:無論是從模倣視頻的創作性質還是教師形象狀態講,都沒必要將鐘美美的模倣當作醜化、把他的表演當作“負面呈現”。而公眾也擔心,“正能量”連著的是“小肚量”,這般做法會將孩子的創造力扼殺于搖籃,也走向了教育的反面。教育是為了“立人”,而不是將“人”的個性裁剪成統一模樣,那種“斫其正,刪其密,鋤其直”的病梅心態,與教育本心背道而馳,也只能“遏其生氣”,抑制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新聞速遞:6月6日零時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級別下調至三級,並按50%限流開放公園、旅遊景區和體育健身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所。這是旅遊景區開放復工後,對人流限制的進一步調整,並提出將根據情況“動態調整限流比例”。

  新京報:回顧部分關停、大范圍關停、部分重啟和大范圍重啟等階段,相關管理部門和旅遊景區經受住了疫情的嚴峻考驗,為疫情防控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承受了疫情帶來的極大衝擊和壓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強化和提升相關管理部門的治理能力,以更積極靈活的政策措施釋放景區的能力,解景區之急,就顯得尤為必要和急切。當然,靈活施策,“動態調整限流比例”並不意味著放松疫情防控,而是要求景區及管理部門,提升工作效能,引進更多的全領域精細化管理和全過程動態管理,持續不斷地創新挖掘各方潛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增加優質旅遊服務供給兩不誤。

  新聞速遞:日前,杭州市拱墅區葉青兜路出現四個連在一起、被涂成綠色的停車位,地上寫著“限時20分鐘”。這是杭州最新推出的“限時停車位”試點,用于方便有短時停車需求的車主,前期集中設在醫院、菜場、學校附近。此舉引起熱議並得到眾多網友的支援。

  經濟日報:20分鐘臨時車位對駕車者來説無疑解了燃眉之急。這一人性化舉措,為接送孩子的家長、臨時有事的司機提供了極大便利,既方便了過往司機的實際需求,又規范和保障了道路的正常通行秩序。不僅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難的尷尬,還提高了停車位資源使用率,從而有助于降低市民的生活成本,提高其幸福指數。目前,“限時停車位”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大中城市已不是新鮮事,像網友評價的那樣,越是發達的城市,管理就應該越精細,越能體現管理者的智慧。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才能形成良性迴圈,期待“限時停車位”在更多城市能夠健康有序發展開來。

  新聞速遞:如果不是去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的胡娟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已婚”狀態。更荒唐的是,她還是和兩個不認識的人同時都處在婚姻存續期。從發現“被結婚”到今天已經快兩年了,胡娟一直希望解除兩段所謂的“婚姻”。胡娟無奈地説,這件事已經嚴重影響到她的名譽和生活。

  北京青年報:被冒名事件頻發,大多緣于有關職能部門在辦理相關事項時審核把關不嚴和失職失責,有關部門理當及時糾正錯誤,避免當事人被冒名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同時更應該看到,冒名者才是最應該受到懲戒的始作俑者,只有嚴懲這些故意冒用他人身份的作惡者,才能讓更多人更加尊重規則,不欺不詐。長遠來看,既要健全身份證件管理體系,確保身份證件挂失、注銷立即生效,在核驗身份證件時融合指紋、人臉識別等技術確保“人證合一”,更要強化打擊力度,將冒用他人身份行為作為犯罪予以刑事制裁,進而倒逼人們在社會活動和市場交易中不欺不詐,有效降低社會治理成本和社會交往成本。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評上評】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決不能“一買了之”!-新華網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608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