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成語解碼:自相矛盾
2019-05-23 14:52:1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自相矛盾,典故出自《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釋義:有一個楚國人,賣盾又賣矛,他誇耀自己的盾:“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刺不穿它。”又誇耀自己的矛:“我的矛鋒利極了,可以刺穿所有堅固的東西。”有人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結果會怎樣呢?”那人張口結舌,無法應對。不可以被穿透的盾與無所不能穿透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後世常用“自相矛盾”比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後抵觸、不相應合。

  語見宋·王觀國《學林·言行》:“聖賢言行,要當顧踐,毋使自相矛盾。”

  釋義:(研究考察)聖人先賢的言論和行為,要兼顧他們的實踐情況,不要(因研究不透、考察不全)讓研究成果前後不符、相互抵觸。

  鳴謝: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傅亞庶作為本文顧問給予指導。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倩
成語解碼:自相矛盾-新華網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9112451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