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網評:國際合作不是單純的貿易算術題
2018-04-10 21:03:1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程士華

  從拋出500億美元徵稅産品建議清單,到聲稱考慮再對中國1000億美元出口商品加徵關稅,美方不斷挑起貿易爭端,致使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在“美國利益優先”的旗號下,硬生生地將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簡化成了一道“零和博弈”的小學算術題,而且還算錯了。

  美方在貿易順差逆差上的計算是不準確的。特朗普曾經在多個場合説過,美國對多個經濟體都長期存在貿易逆差,這種經貿關係讓美國“吃虧了”,全世界都在“賺美國便宜”;這次挑起中美貿易摩擦,立論基礎也是建立在所謂“美國對華貿易巨額逆差”上。但實際上,這種説辭和邏輯是站不住腳的。貿易順差逆差是由市場力量決定的,是兩國經濟結構、産業比較優勢和國際市場分工不同造成的,同時也受到現行貿易統計規則、美方對華高技術出口長期管制等多重因素影響。所謂的“美國對華貿易巨額逆差”來自于錯誤的事實依據和偏差的統計口徑,如果依據經合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貿易增值計算方法,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規模至少要減少三分之一。

  美方“貿易逆差下,美國吃虧了”的邏輯是錯誤的。貿易不平衡並不等于貿易不公平,業內人士指出,中美貿易順差確實存在且數額較大,但不代表中國單方面在中美雙邊貿易中獲取巨大利益。以蘋果手機為例,按照2009年數字計算,一部在中國組裝制造的蘋果手機批發價為178.96美元,其中僅有6.5美元的價值是在中國産生的,其余都由美國設計商和韓國、日本等零部件供應商獲得。長期以來,處于全球價值鏈上的低端位置,讓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盡管實際獲利有限,但賬面數字卻大大增加。也就是説,在中美經貿合作中,貿易順差反映在中國,但利益順差在美國。

  貿易往來是國際合作的一部分,但絕非全部。特朗普政府把國際合作簡化為單純的貿易算術題,並且只算自己吃的虧,不算自己佔的便宜,是非常荒唐的。事實上,這些年來,美國在世界體係中得到了太多的好處,一旦其獲益進程受阻,就難免有失落感、焦慮感,必然會採取措施維持美國全球霸權。這次美方拋出貿易逆差、強制技術轉讓等説辭,無非是見不得中國制造變強大,想要對衝甚至遏制中國的影響力。

  這種“零和博弈”思維是極其有害的。如今,世界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相互聯繫、相互影響,推進互聯互通、加快融合發展成為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時應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要促進共同發展。(作者係新華社記者)

  延伸閱讀:

  新華網評:正在“扼殺美國未來”的是美國自己

  新華網評:向保護主義低頭會讓世界“很受傷”

  新華網評:堅決回擊 不惜代價

  新華網評:中國從來不缺“亮劍”精神

  新華網評:中國絕不會屈從于施壓或恫嚇

  新華網評:美國正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

  新華網評:美國選擇貿易戰是抓錯了“藥方”

  新華網評:掄起貿易保護主義大棒 傷害的終將是美國自己

  新華網評:飛揚跋扈的美國單邊主義

  新華時評:以損人出發,必將以害己收場

  專題:反擊貿易戰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266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