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網評:千年雄安精彩開局
2018-04-01 12:25:5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這是3月21日拍攝的河北雄安新區容城縣縣城(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安傳香

  今天是2018年4月1日。在時間的概念上,這個日子只是365天中的一天;在歷史的長河裏,這一天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意味著,一座與我們有著“千年之約”的未來之城——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開局已經一周年了!

  這一年,它像個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千年大計,千頭萬緒。雄安新區是一張白紙,也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産,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雄安人不舍晝夜、激情昂揚,敢為人先、勇于犧牲。

  一年來,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辦公樓常常徹夜長明,工作量是過去的幾倍,但雄安的幹部們覺得這是自己必須要擔負的使命,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不加班都感覺不正常、不踏實”。

  一年來,雄安人民為新區的“歷史性下蹲”作出了諸多“犧牲”,面對工廠關門、店鋪歇業、臨時徵地等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境遇,有失落,有焦慮,但他們識大體、顧大局,“不拖新區發展後腿”。

  一年來,雄安新區的建設者們奏響了新時代奮鬥的精彩樂章,他們夙興夜寐、殫精竭慮,戰風鬥雪、割冰焊霜,以高度的責任心、忘我的工作,繪制著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精彩畫卷。

  這一年,它像個健壯的青年,以堅實有力的步伐,開拓著前行的大道。

  千年大計,規劃先行。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要保持歷史耐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

  一年來,“千年秀林”工程穩步推進,每一株苗木都有自己的專屬“身份證”,它們連結著雄安森林大數據係統,可以實現對苗木全生命過程監控。

  一年來,“雄安城建第一標”——市民服務中心基本建成,每一個構件的資訊都記錄在數據庫中,可以實現全景監控、環境能耗監測等功能。

  一年來,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緊鑼密鼓進行,淀區內45個鄉村生活垃圾實現統一收集轉運,修建147個小型污水處理站,完成生態補水近8000萬立方米。

  一年來,京雄城際鐵路順利開工;100多家高端高新企業成功落戶;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雄安校區、北京市六一幼兒園雄安校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挂牌成立……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裏之行,始于足下。”在雄安,只爭朝夕的奮鬥者不計其數,獨具匠心、精益求精的謀劃不計其數,對高標準、高品質的執著追求處處可見。從中,我們可以窺見一座“千秋之城”的堅實地基。

  千年很長,一年不短。雄安,周歲快樂!雄安,雄起!

  延伸閱讀:

  周歲雄安:新時代奮鬥交響曲的精彩篇章

  建千秋之城 辦國家大事——河北雄安新區建設發展一周年紀實

  新華社評論員:書寫新時代改革開放的“雄安篇章”——寫在雄安新區設立一周年之際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26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