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增長極加速崛起 城鄉發展邁向一體——回眸“十三五”係列述評之協調發展篇
2020-10-20 18:50:1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題:新增長極加速崛起 城鄉發展邁向一體——回眸“十三五”係列述評之協調發展篇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申鋮

  這是中國經濟新增長極多點開花的五年——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多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向縱深推進,一盤縱橫聯動東西南北、統籌聯通國內國外的發展新棋局正加快形成。

  這是中國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的五年——

  進城務工與返鄉創業齊頭並進、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在城鄉間“無縫連接”、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加快構建……隨著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不斷取得新進展,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2020服貿會)(1)探訪服貿會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文化創意展區

  9月7日,觀眾在服貿會上的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文化創意展區參觀。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9月4日至9日在北京舉行。由京津冀60余家博物館與文化企業參與的“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文化創意展區”亮相服貿會,通過現場展示、互動體驗等方式,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博物館文化特色與創意。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

  鍛造增長極 提升牽引力

  前段時間,在重慶創業的成都人譚殿楊,領到了成渝探索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後互發的首張營業執照。“要是以前,在異地辦理營業執照,來回至少要奔波半個月,如今當天就能辦成,太方便了。”譚殿楊説。

  小小的營業執照,是新時代成渝唱好“雙城記”的一個縮影。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我國區域經濟又一次迎來重大戰略布局。

  回望“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國“一盤棋”,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不斷扎實推進,區域空間結構不斷優化,引領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加快形成。

  “多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實質上是以非均衡的發展路徑來實現均衡發展,逐漸讓中國發展趨于協調。”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説,不斷以點帶面打造經濟增長極,將更好發揮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

  今年9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為區域經濟發展指引新方向、提出新要求:要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銜接起來,在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更高的部署,更大的期許。

  “新增長極加速崛起,為我國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係,不斷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供了強勁動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説。

(中國網事·圖文互動)(4)一場“遷徙”,幾番“播種”——記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探路者”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派駐教師馮小宇同孩子們交流(2019年3月20日攝)。新華社發

  打破二元結構 城鄉並肩前行

  “沒見過!更沒想過還能有這樣的事。”坐在村裏小賣部的板凳上、看著快遞小哥忙活著搬來大大小小幾十個包裹,老呂蹭了蹭旁邊的老夥計説:“這不就跟電視裏演的一樣嘛。”

  老呂今年72歲,家住江西省崇仁縣白陂鄉桃裏村一小組。這幾年,她見過的“新鮮事”可不少:有人在養雞棚頂裝了光伏太陽能板,棚子底下雞下蛋,棚子頂上還有“金蛋蛋”,幾年下來不僅脫了貧,還奔了小康;有人在村裏開起了網店,一邊是農貨出村,一邊是城裏的好東西進山,最近居然還可以用手機下單買菜,第二天上午就送到了村裏……

#(社會)(1)貴州遵義:打通“毛細血管”建全農村交通網絡

  10月11日拍攝的貴州省遵義市農村公路(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貴州省遵義市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持續加大農村公路“毛細血管”暢通工程建設力度,形成了縱橫交錯的農村交通網絡。目前,遵義市已實現了建制村、撤並建制村和30戶以上的村民組100%通硬化路。 新華社發(羅星漢 攝)

  要致富,先修路。對農村而言,尤其如此。截至2019年底,全國農村公路裏程已經達到420萬公里,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到2020年8月底,已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客車。

  不只是修路。“十三五”以來,我國下大力氣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加快構建和諧共生、共同繁榮的城鄉關係和良好局面。

  城裏的“大門”更開了。經過幾年努力,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提前完成,截至2019年底,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4.38%,農民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達6301萬人,兜住進城後穩穩的幸福。

  鄉村的面貌更美了。以往,一些農村“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現在,“室內現代化,室外開鮮花”的場景已不鮮見,越來越多鄉村成為城市“後花園”和創業熱土。

  也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面向未來,在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前進道路上,要更加聚焦迫切問題補齊短板。

  在協調發展中更好構建新發展格局

  古人講,“唱和如一,宮商協調”。當前,我國正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不論是“大迴圈”,還是“雙迴圈”,都離不開“協調”二字。

  協調發展,主要旨在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這是我國發展的實際倒逼而來,也是因時而動、應勢而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主動選擇。

  放眼神州大地,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西部大開發等重大發展戰略,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道,構築起我國協調發展的“骨骼”和“經絡”。

  張燕生認為,既要區域內部分工協作,也要區域之間優勢互補,不斷優化和穩定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共同形成高品質的協調發展新局面。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將啟之際,有理由相信,中國將在協調發展中書寫復興新篇章。

  相關連結:

  澎湃新動力 廣闊新空間——回眸“十三五”係列述評之創新發展篇

  從吃得飽到吃得更好更健康——“十三五”時期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生産盤點

  走高效勘探之路——“十三五”時期我國油氣勘探開發邁上新臺階

  派幹部、定點幫、優惠足——聚焦“十三五”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稅務力量

點擊進入專題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新增長極加速崛起 城鄉發展邁向一體——回眸“十三五”係列述評之協調發展篇-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30112663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