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核酸檢測“常陽患者”會傳染嗎 專家表示,“死病毒”無法復制,未發現被傳染者
2020-04-28 10:06:48 來源: 解放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日前,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介紹,有個別新冠肺炎病例存在長期核酸不轉陰的現象,為“常陽患者”。據悉,這部分患者只是核酸檢測一直不轉陰,但已無需治療。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在對患者體內病毒進行培養和基因測序後發現,一些患者體內的病毒是“死病毒”,即病毒死亡後,“屍體”碎片留在人體內形成基因片段,這或許是核酸檢測常陽的原因。

  不少民眾對于“常陽患者”這一概念又産生了焦慮:他們是否仍具備傳染性?常陽患者是否仍需持續在醫院治療?

  首先,“常陽患者”這一概念,指的是符合出院標準(沒有呼吸道症狀、CT影像明顯吸收),但核酸檢測持續陽性時間比較長的患者。“常陽並非永遠,根據目前疫情發展和治愈時間來算,的確有治愈患者處于核酸檢測陽性狀態,可能持續兩三個月。”上海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醫師組組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周新説。

  在周新看來,“常陽患者”和之前所説的“復陽患者”其實情況類似。他解釋,本次新冠肺炎篩查救治期間,大多數採用咽拭子採樣的核酸檢測,但僅能採集到上呼吸道的標本,“我們知道,新冠肺炎對肺部有較大影響,那麼下呼吸道中,可能仍帶有少量病毒。但這時候的病毒和最初病程期內的不同:之前為具有傳染性的病毒顆粒,而治愈後的患者,體內殘存的是病毒片段,通過基因擴增也可以檢測得出,但無法再繁殖培養。”他坦言,至于為何之前無法測出,一來可能是咽拭子採樣的局限性,二來核酸檢測敏感性的確只有約50%。“所有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各地醫療機構都有嚴格的14天、28天復診制度,除了核酸檢測外,還有CT檢測等,持續跟蹤治愈患者的病灶吸收情況。”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目前的“常陽患者”概念仍存在爭議,“國際上,對于病毒慢性攜帶的狀態要長達6個月才算常陽。從疫情發生至今尚不足6個月,因此我們還需密切充分關注。”

  “常陽患者”是否具備傳染性?周新表示,此類患者病程很長,病灶吸收情況也比較好,幾乎不再具備傳染性。德國柏林夏利特醫院病毒學研究所長克裏斯汀·德羅斯滕日前也表示,檢測出的“死病毒”無法傳染復制,對常陽、復陽患者相關密切接觸者進行觀察後,目前也沒有發現被傳染者或核酸陽性者。

  不過,周新也指出,目前為保險起見,我國依舊採取嚴格的管理原則,“由于人群中還存在無症狀陽性感染者,普通市民無法分辨,因此只要是核酸檢測呈陽性,則仍需進行隔離。”在《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7版)中,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標準也明確,“新冠肺炎患者需連續兩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這意味著,常陽患者可能會一直處于隔離狀態,直到檢測結果轉為陰性。(記者 黃楊子)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黃浩
核酸檢測“常陽患者”會傳染嗎 專家表示,“死病毒”無法復制,未發現被傳染者-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1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