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民俗專家:粽子戰國時被賦予道德含義,晉代時正式定為端午食品
2019-06-05 15:35:4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天津6月5日電(記者周潤健)端午將至粽飄香。民俗專家表示,粽子戰國時被賦予道德含義,晉代時正式定為端午食品,它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

  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説,粽子初名“筒粽”,用竹筒裝黏米,以草木灰汁煮熟,色、香、味別具特色,且能清熱降火,調理胃腸,是一種時令食品。粽子的出現,標誌著歲序轉入夏季,是一年生活轉折點的信號,最初並無特殊紀念意義。

  到了春秋時期,逐漸改用菰(茭白)葉包黏米成牛角狀,用于祭拜祖先和神靈,稱“角黍”。之所以把粽子包成牛角狀,是因為古代先民在祭祀時喜用帶角的動物來作祭品,認為動物的角,是溝通人與神之間的靈物,以求五谷豐登,倉滿廩實。

  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愛國憂民,後被佞臣所害,傳説于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羅江。人傷其死,于是開始把屈原之死與端午節聯繫在一起。本來龍舟競渡是古代越民族龍圖騰崇拜的遺俗,這時卻變為駕龍舟拯救屈原;投“角黍”于江中,避免魚鱉蝦蟹破壞屈原遺體,用以表達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從此端午節也被賦予成有道德含義的節日。

  據史料記載,粽子正式被定為端午節食品是在晉代。到了唐代,粽子用米“白瑩如玉”,形狀也出現了菱形、錐形等,成為節日或民間風味小吃。宋代時,出現了“蜜餞粽”,即果品入粽。元代以後,包粽子已不限于菰葉,而是改用箬葉和蘆葦葉。明清時期,粽子更被賦予了吉祥含義。相傳,當時凡是參加科舉考試的人,考前要吃一種細長像毛筆般的粽子,被稱為“筆粽”,諧音“必中”。另一種説法是,這種“筆粽”吃進肚子,胸中會有神來之筆,能考出好成績。

  羅澍偉表示,承載著家國情懷、融入了真情實感、從歷史長河中走出來的粽子,至今依然受到人們青睞,種類也愈加繁多,已成為中華民族民俗文化、食文化傳承的重要符號。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腳踏實地迎高考
腳踏實地迎高考
“中國最美小鳥”現身大別山
“中國最美小鳥”現身大別山
蘆愛玲:匠心傳藝的“香包奶奶”
蘆愛玲:匠心傳藝的“香包奶奶”
生態中國·靈秀姑蘇醉江南
生態中國·靈秀姑蘇醉江南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61124586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