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聞玉梅院士:用心育人、用心科研
2017-04-28 20:04:57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上海4月28日電 題:聞玉梅院士:用心育人、用心科研

  新華社記者 仇逸

  與83歲的聞玉梅院士對話,她的智慧、隨和、雅致,不時流淌出來。

  作為長期從事醫學微生物學教學與研究,享譽國內外的專家學者,聞玉梅最看重的是自己對學生的引領和影響。“用心育人、用心科研,我希望通過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為國家、民族做出貢獻。”她説。

  理想:從各方面引導人、培養人

  聞玉梅在課堂上,常給學生講述抗戰時期,我國現代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重要奠基人林飛卿教授用黃豆湯培養細菌的故事。“培養細菌需要用牛肉湯,當時的條件哪裏找得到?林先生通過探索創新,用黃豆湯成功代替,解決了難題。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精神,不能忘、不能丟。”

  從2013年起,聞玉梅和數位知名學者率先開設人文醫學課程,經轉為共用視頻課後,已有百余所學校近五萬人選修。

  “我們教學,不是簡單傳授技術,更要有時代性、社會性。既要介紹國際先進的成果,也要講述中國科技界的努力和進展,坦言差距,激勵年輕一代繼續努力。”聞玉梅表示。

  在記者採訪的前一個晚上,聞玉梅剛參加與復旦大學學生主題為“生死兩相安”的對話。“我眼睛不好,走路也不方便,但是就喜歡和學生在一起。”聞玉梅説,“教學不能局限在一門學科、一個講臺,而要從各個方面去引導人、培養人,這是我一生追求的理想。”

  做科研:看重為老百姓解決問題

  目前,聞玉梅20多年來主攻的治療性B型肝炎疫苗研究正在進行三期臨床試驗,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用于B型肝炎的治療性疫苗。

  “科研的核心是創新,科研的道路是勤奮,科研的態度是求實,科研的目的是為人民。”聞玉梅上世紀90年代説過的話,至今印在實驗室的墻上。“我做科研,不是為了發表論文,也不在乎論文分值,而看重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解決問題。”

  聞玉梅為控制B型肝炎付出畢生的精力,這源于最樸素的想法,“過去中國的肝病患者太多了,嚴重威脅人民健康。一定要摘掉‘肝病大國’的帽子!”

  在漫長的科研道路上,聞玉梅從未退縮過。上世紀80年代先後在英國、美國學習,她靠著節衣縮食購買研究需要的低溫冰箱和幻燈機,取得卓然成績;非典時期,她不顧安危南下廣州深入一線……長期執著于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與研究,她在研究B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學與免疫學領域中做出了係統、創新性的貢獻,成為國際公認的研制治療性B型肝炎疫苗的開拓者之一。

  “我們走過非常艱辛的道路,曙光在前,但還有一段路要走。”聞玉梅説。

  心向遠方:堅持教學相長 不做“老教譜”

  “聞老師是嚴師慈母型的老師。”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袁正宏告訴記者。

  當年,為了解決袁正宏等青年學者的住房問題,聞玉梅向學校表示,寧可自己不要也要給學生安排。時光荏苒,袁正宏已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知名的博士生導師。

  在學業上,她對學生極為嚴格。一名研究生曾因學業問題不能按期畢業,找聞玉梅大吵,聞玉梅平靜而認真地對這位學生説:“你這樣畢業,對自己一生不利,我必須教出優秀的學生。”後來,這位延期畢業的學生工作非常出色,成為一名教授。他寫信給聞玉梅:“我真懊悔,當年應該在您身邊多待幾年。”

  聞玉梅年輕時曾經參加醫療小分隊在貴州等地區工作,對當地的缺醫少藥現象憂慮不已。她特別樂意培養邊遠地區的教師,她的學生遍布青海、西藏、黑龍江、雲南等地,至今保持著密切聯繫。

  “一名好老師,要廣泛了解自己領域的最新進展,否則永遠是一本老教譜”“不要覺得學生水準不高,要堅持教學相長、相輔相成”……耄耋之年的聞玉梅,仍然帶著年輕的心走在路上。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雲臺春色美
    雲臺春色美
    杜鵑花開
    杜鵑花開
    飛“閱”雄安新區
    飛“閱”雄安新區
    【圖片故事】“飛刀俠侶”
    【圖片故事】“飛刀俠侶”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089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