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藍天幸福感”會越來越強
2017-12-23 08:31:17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藍天白雲增多、生態環境改善,增強了人們對治霾的信心:“心肺之患”並非不治之症,對症下藥、標本兼治,就能出現好轉

  最近,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很多人感到頭頂的藍天白雲明顯比往年冬季增多了。以往秋冬季節很搶手的“防霾利器”空氣凈化器和口罩,近期在人們家裏幾乎成了擺設,市場上也出現了“賣不動”的現象。

  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京津冀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接近四成;北京市近9個月的PM2.5平均濃度,有8個月創下歷史同期最低,目前接近“大氣十條”確定的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標。12月份以來各地的監測數據也很喜人。一年多前,338個地級市的1400多個國控站點監測事權已全部上收,以保障數據真實可靠。如今,PM2.5濃度數據的下降,和人們“藍天幸福感”的提升,是完全吻合的。

  大氣“氣質”趨好,顯然不完全是“天幫忙”,主要是“人努力”的結果。2013年“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出招亮劍,治理燃煤、工業污染、機動車排放和施工揚塵等污染源,藍天一年比一年多起來。尤其是今年,強力攻堅污染防治,進行規模空前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緊盯秋冬季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藍天保衛戰打得非常堅決,取得顯著效果。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增強了人們對治霾的信心:“心肺之患”並非不治之症,對症下藥、標本兼治,就能出現好轉。

  前些年,灰霾並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在我們頭頂冒出來的,它是此前多年污染累積後的爆發。治自然的病和治人的病一樣,“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需要一個積小勝為大勝、從“量變”到“質變”的長期療程。大氣環境要恢復活力與健康,不可能一劑猛藥就藥到病除。大氣污染防治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不是一次衝鋒就能一蹴而就的。國際經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曾經空氣污染嚴重的倫敦和洛杉磯,用幾十年的努力才洗凈了天空。對此,我們還得有清醒的認識和必要的耐心。

  當前,我國多個領域排放的大氣污染物累加在一起,仍然是個驚人的數字,排放總量巨大是環境容量的“難以承受之重”。雖然PM2.5等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但多個地區空氣品質還處于普遍超標的狀態,一旦遭遇持續靜穩、濕度較高的不利氣象條件,就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空氣污染。一些地區夏季臭氧污染上升,也是一個新的挑戰。今年是落實“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任務的收官考核之年,一些地方採取了超常規的強力措施加強環保,未來可能面臨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如何協調的考驗。近期藍天保衛戰成效明顯,對各項打法應進行全面科學評估,有的需要改進完善,有的需要繼續堅持並常態化推進。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打好三大攻堅戰,污染防治是其中之一。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科學施治,清新空氣將越來越多,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將越來越強。(劉 毅)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華麗“姜餅城”
華麗“姜餅城”
讀四庫全書 不負新年芳華
讀四庫全書 不負新年芳華
蘭鐵特警開展冬訓練兵活動
蘭鐵特警開展冬訓練兵活動
鄱陽湖畔漁民曬魚忙
鄱陽湖畔漁民曬魚忙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215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