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時政 經濟 文化 軍事 地方 外交 社會 科技 評論 韓語 娛樂 旅游 時尚 留學 圖片 TV 商務

“濟州島風波”後,中國人還“免簽”嗎

2016年10月25日 09:28:56 來源: 人民網-環球時報

  簽證便利化離不開公民文明程度和法律意識提高

  “類似濟州島出現的問題畢竟是偶然,一般不會影響決策者的判斷。”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這樣&&。劉思敏&&,簡單地説,簽證實際上是一個篩選的過程,如果國民普遍素質都高,不會對對象國造成危害,那就沒必要篩選了,也就是所謂的免簽,“但這個過程是逐步的,不會停止也不會太快”。據國內媒體公開報道,截至今年國慶期間,已有57個國家和地區對持中國護照的公民提供免簽或落地簽。與中國互免普通護照簽證的國家共有8個,分別是聖馬力諾共和國、毛裏求斯、塞舌爾、斐濟、格林納達、巴哈馬、厄瓜多爾和湯加王國。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免簽入境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3個,其中包括印尼。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辦理落地簽證的國家和地區有36個,其中中國游客常去的亞洲國家有馬爾代夫、斯裏蘭卡、泰國等。

  對華簽證便利化對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旅游業拉動不可小覷,但過去也因特殊原因發生過收緊對華簽證的事例。據記者了解,匈牙利、新加坡、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委內瑞拉、哥斯達黎加等國都曾出於政策或外交上的考量,在一些特定條件下給予中國免簽優惠,但後來有的又取消這項制度。究其原因,非法移民現象恐怕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2007年1月1日開始,哥倫比亞對持有往返機票的中國商人、游客免入境簽證,但該政策持續不到半年,同年5月,該國恢復對中國公民的入境簽證制度。哥倫比亞“時代”新聞網曾報道稱,有部分中國人利用免簽政策入境,然後把哥倫比亞當成“中轉站”,設法偷渡美國。哥國安全部門數據顯示,免簽前,蛇頭平均每月從中國偷渡15人,免簽後,每月近300人。

  “偷渡或其他犯罪行為經媒體報道後很容易形成社會輿論,影響當地人對中國游客的看法,進而可能會影響到對華簽證政策。”劉思敏這樣分析説,但他還是強調:“迄今為止,對中國收緊簽證政策的國家整體數量不多,變化也不大,並沒有形成重要的潮流。”劉思敏&&,對華免簽或落地簽不可能大面積叫停,反而會逐步增加。他認為,目前與中國的170多個邦交國中,對華免簽或落地簽的國家尚不足1/3,尤其主流發達國家還比較少見。但隨着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國人偷渡的可能性在不斷下降,同時文明程度和消費能力則在不斷提高,中國游客在世界各地會越來越受歡迎,而這種歡迎的態度將逐步通過進一步的簽證便利化來體現。劉思敏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只有中國公民的文明程度和法律意識達到一定程度,國家和外交層面才能有底氣、有基礎去和相關國家談判,爭取更多的簽證互免或對華落地簽政策”。

  國內旅游業人士對未來“中國公民出境越來越便利”持樂觀態度。攜程度假事業部公關總監彭亮舉例説,今年新增的對華免簽目的地包括摩洛哥、津巴布韋、厄瓜多爾等,而簡化或放寬對華簽證政策的國家有英國、阿根廷、馬來西亞、以色列、南非等。眾信旅游出境旅游公司副總經理張銳&&,很多中國公民一個周末連着兩天年假就可以去免簽國家玩一圈,不再需要準備許多繁複的資料和公證認證流程,“中國游客經常前往的主流旅行目的地依然持對中國民眾越來越開放的態度”。

  聲音

  “濟州寶健街附近被警察抓罰亂穿馬路、闖紅燈的往往都是中國人,中國游客聚集的地方一般也比較嘈雜。”已取得濟州合法居住權的楊建強近日和《環球時報》記者聊起免簽後來濟州的同胞眾生相時也顯得有些無奈。今年38歲的楊建強在濟州專門接待中國游客,用他的説法“觀光加購物是中國游客來濟州的主要目的,濟州已成為中國人的天下,但來的人多了之後,有的就把國內的壞習慣全帶到國外來了。”楊建強説:“韓國政府已明確表態不會廢除免簽政策,我個人也感覺不會。濟州作為一個島,資源匱乏,嚴重依賴旅游業,中國人如果不來或者來的少了,濟州跟旅游相關的行業都會迅速蕭條。”

  今年30歲的趙小明在濟州島種植大棚蔬菜已一年,月收入約1.3萬元人民幣。趙小明説,他聽説濟州島對中國人免簽後,有的打着來旅游的幌子到了濟州就黑下來。《環球時報》記者在百度貼吧裏看到的各種給濟州島招攬黑工的廣告,貼出的男工月收入基本上都在1萬元人民幣左右。趙小明説:“這個收入對我有很大誘惑,我剛來時就交給黑中介不到3萬元,對方説免費吃住、介紹工作,同行的兩個人被海關卡了,但中介費也沒有退他們。”最讓他生氣的是,濟州的勞動力市場已近飽和,但黑工頭為賺錢,還是不斷地騙新人來,因為黑工便宜,有的韓國當地用工單位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中韓人力網負責人許女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濟州海關每個月拒絕入境外國人超過1000人,基本懷疑為以旅游目的入境打黑工者,而每個月濟州遣返的非法務工人員也有五六百人。她認為,韓國並沒有對外國開放勞務市場,目前中國人只能通過工作簽證前往韓國工作,但數量非常有限,要求比較高。韓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但年輕人不願從事低端勞動工種,造成韓國低端用工短缺。這些工種對中國低收入勞動群體又有一定誘惑力。許女士建議想來濟州務工的中國人還是走正規渠道,“要有合同,有保險,掙錢不能盲目”。(記者馬菲 白雲怡,倪浩採訪整理)

 

推薦閱讀:

中國游客訪韓最常搜索“弘大”“南山”

韓媒:中國游客國慶訪韓 助韓各大百貨銷售猛增

   上一頁 1 2  

【糾錯】 [責任編輯: 田明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346135778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