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核心素養”成為韓國教改主調

2016年06月05日 09:07:53 來源: 光明日報

  圖為當地時間2015年11月12日,韓國光州,韓國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考生興高采烈跑出考場。CFP

  不久前,韓國教育部頒佈新的初中等教育課程,高調提出將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設計思路,其目的就是培養創造型、複合型人才,通過教育使學生具備“正直的人品”“基於人文素養的想象力”和“科技創造力”。

  事實上,早在2009年課程改革時,改革研究小組就曾提出過相關建議,韓國政府對此一直採取“猶抱琵琶、欲拒還休”的態度,教育部相關政策文件中未曾提及,但地方教育部門卻頻頻&&各類“核心素養”的教育項目。新教育課程提出用“核心素養”思路貫穿課程體系,可以説是韓國教育這些年來反思探索的結果。

  課程體系:六大素養成就現代韓國人

  什麼是“核心素養”?長年負責開發韓國中小學教育課程方案的“韓國教育課程評價院”認為,“核心素養”是指“為有效、合理地解決複雜多樣的現象或問題,要求學習者形成的知識、技能、態度之總和。該素養,不是特指學習者具有的特殊能力,而是指所有人通過初中等教育應形成的基本、普遍、共同的能力”。可見,“核心素養”是通過初中等教育培養的、所有韓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和品質。

  將從2017年開始逐步啟用的新課程將“核心素養”分為六大內容:一是具有明確的自身定位和自信,得以自主生活的“自我管理素養”;二是正確處理和運用各領域知識信息,從而合理解決問題的“知識信息處理素養”;三是以廣博的知識為基礎,融合多種專業領域的知識、技術、經驗,創造新知的“創造性思維素養”;四是以對人的同情、理解及文化感受能力為基礎,發現生命意義與價值的“審美感性素養”;五是在各種情形下有效表達自己想法和情緒並尊重和傾聽他人想法的“溝通素養”;六是具有作為地區、國家、世界共同體成員所應具備的價值和態度,積極參與共同體發展的“共同體素養”。

  “核心素養”體系的終端就是韓國奉行多年的教育目標——培養具有四大特徵之人:確立自我認同感,主動開拓前途和生活的“自主之人”;懂得多角度思考,勇於挑戰自我,不斷創建新知的“創意之人”;在理解文化素養和多元價值的基礎上,共享並發展人類文化的“有教養之人”;具有共同體意識,爭當民主市民,懂得關愛的“共生之人”。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此次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可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均衡培養學生人文、社會、科學技術的基礎素養,加大選修課程設置力度,使學生可根據自身特點和未來願景選擇接受不同的教育;二是改革學習內容和結構,適當縮減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質量;三是設計多樣化的學生參與型課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體驗學習樂趣;四是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使學生得以省察自己的學習,利用評價結果提高教育和學習質量;五是加強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評價之間的一貫性;六是在“特色高中”和職業高等教育機構積極應用國家從業能力標準,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基礎素養和職務能力。

   1 2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畢秋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601135413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