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中國“看病難”待破解!國外看病也不易

2016年02月25日 06:38:21 來源: 新華網

    春節過後,在不少大醫院黃牛黨又猖獗起來,這讓普通老百姓苦等一天也挂不上號,“看病難”再次觸動了人們的敏感神經。

    “看病難”這一問題在世界範圍內具有一定普遍性。説人家的難,是為了正視自己的問題。借鑒經驗,避免教訓,才能更好地破解看病難題。


    法國:“過度服務”讓人叫苦不迭

    對於法國來説,其完善的醫療制度曾一度讓國人艷羨不已,因為法國不僅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而且醫療機構效率較高,説其擁有“世界最佳醫療制度”恐怕都不為過。

    但是法國人同樣遭遇着“看病難”,因為部分醫生“別有用心”地提供“過度服務”。按規定,醫生收費以服務項目為標準,這就使得一些醫生有意提供“過度服務”來增加收益。據説這種現象在法國非常普遍,已經使法國成為歐洲醫藥産品消費最高的國家,人均每年要消費50盒以上的藥品。

    美國:公立醫院保基本 沒有保險看病貴

    美國公立醫院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對象大多數是沒有保險的窮人。私立醫院提供基本和高端醫療服務,尤其是水平較高的癌症等疑難雜症專科醫院或研究院、牙科或眼科診所都屬於私立醫院。

    在美國,大部分人是通過就業時僱主購買醫療保險;65歲以上退休人員可享受全額醫療保險;貧困人群、孕婦等可享受醫療補助。如果沒有保險,在美國看病將非常昂貴,去醫院光是問診的費用大概就要200—400美元不等,照一個X光大概是800—1000美元,一個闌尾炎手術總費用可能高達1萬美元。


    加拿大:公費醫療是不錯 排隊等不起

    加拿大有着比較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加拿大公民、長期居民以及有工作簽證的外來務工人員都享受加拿大政府提供的免費醫療服務。

    但是,加拿大醫療體系由於資源緊張,許多治療排隊時間過長。根據弗雷澤研究所統計,加拿大的患者從家庭醫生推薦到專科醫生看病等待的平均時間為17.8個星期;平均等待CT診斷的時間大約為1個月,等待一般性B超時間為4周。即使患者進行一個普通的血液化驗,也要等候半個月時間才能獲得化驗結果,而根據化驗結果再去復診,又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等候時間。

    英國:醫保財政負擔重 羊毛出在羊身上

    英國實行全民醫保幾十年過程中,出現了開支龐大、醫院瀆職、誤診誤藥、醫生欺詐等許多問題,其中效率低下是飽受批評的弊病之一。

    在社區醫療中心,患者為見指定的全科醫生要坐等4個小時之久,做一項化驗要預約到一星期之後,看化驗結果又要等好幾天。一般來説,到社區醫院看病,除了醫生護士給做點諮詢外,幾乎得不到什麼立即治療。病人住院等幾個月床位也是常事。所以不少英國民眾為了能更快得到治療,就直接去看急診,造成很多急診部人滿為患,醫護人員超負荷運轉,醫療質量難以保障。

中國人結婚要花多少錢?看看世界各國婚姻成本

韓單身人士憂養不起二孩

   1 2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董小嬌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602135123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