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您清除網絡痛苦記憶 韓國網絡清洗所應運而生
據韓國媒體11月30日報道,2013年,發生了震驚全韓國的高層領導人別墅桃色醜聞事件。隨着調查的深入,當時作為接待的女性們的相關資料也漸漸浮出水面。這讓其中一名女性A深陷恥辱。因為在網友們的人肉搜索下,A的就職公司,真實姓名,以及清晰的照片全都被放到了網上。
忍無可忍的A在極度的痛苦中選擇了自殺。而在這時,被稱為“網絡清洗所”的S公司救了A。接受了A家人的委託後,S公司歷經三個月,刪掉網絡上傳播的共2000多件與A有關的圖像、文字和視頻。直到這時,A才能正常的打開電腦,不會像之前那樣,被網頁時不時彈出的自己的醜聞嚇破膽。
去年七月,韓國慶尚南道蔚山一位女高中生被醉酒男性持刀砍死。這個消息經網絡傳播到全國各地。相關知情人們不斷在網絡上留言,沒過多久,女學生的學校、家庭住址等真實信息都被暴露了出來。女學生父母在事件發生10天后就找到了一家“網絡清洗所”,洗掉了全部有關孩子的信息,這才松了一口氣。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想“洗掉”網上傳播的、與自己有關的痛苦的“過去”,所謂的“網絡清洗所”應運而生。此前,並不存在能將網絡世界角落信息清理乾淨的公司。2013年初登場的“網絡清洗所”一開始也不過10多家左右。但是該類企業剛一開業就差點兒被踩破了門檻。平均每家公司每天都能接到20-30名顧客的委託。S公司告知記者,據他們自己統計,從去年3月開始到今年2月為止,該公司接到了3229件委託。其中47%(1520件)與青少年有關,46%(1487件)是成人事件委託。企業委託僅佔7%(222件)。
“網絡清洗所”的工作是很複雜的。首先,他們要先掌握刪除對象信息的位置(URL)。這時,他們多會利用檢索引擎和自己開發的一些小軟體。只有確定了刪除對象的具體位置,“清洗所”才能向數據管理者申請刪除數據。在確定相關位置的信息確實有個人名譽毀損或私人信息洩露之嫌的話,刪除工作將會正式展開。S公司先關負責人&&,個人去做這種網絡信息刪除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委託專業的公司才能盡快達到預期的效果。
但是,“網絡清洗所”的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公民有網絡上的言論自由,像S社這樣的個人公司有時很難將相關信息全部刪除掉。換句話説,一些人“想忘卻的權利”,阻止了另一些人“想表達的權利”。雙方權利發生衝突,即使是法律,有時也很難判定誰是誰非。對於沒有成功刪除掉自己悲傷記憶的人們,韓國中央日報建議他們去韓國廣播通信審議委員會申請名譽毀損紛爭調解。雖然時間會長一些,但最後基本都可以將相關的信息徹底刪除。
來“網絡清洗所”的顧客,有的是希望抹掉與在娛樂圈工作的妻子生活場景的企業家,有的是希望抹掉自己年少無知時犯下錯誤的大學生,或者是希望抹掉自己10年前打官司失敗時報道的律師。韓國法務法人太平洋事務所律師李相職(音譯)&&:“雖然這種‘想遺忘的權利’與其他很多公民權利有衝突的地方,但是,考慮到兒童、青少年以及婦女等弱勢群體的利益,相關部門還是應該完善與此相關的網絡制度。”(巴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