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地方外交社會科技評論韓語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重塑中韓經濟發展須倚重青年一代

2015年11月21日 09:19:12 來源: 中國青年報

  自2007年以來,筆者帶領課題組一直從事當代中國青年研究工作。2009年,筆者首次提出了“蟻族”一詞,後來,我們又陸續提出了“工蜂青年”“洄游青年”的概念,都引起了廣泛關注。

  “蟻族”指的是“大學畢業生的低收入群體”。我的《蟻族》一書問世後,被翻譯為多種文字,韓國的很多媒體也都進行了報道。

  近年來,韓國社會也出現了“高學歷低收入者”人群,有學者稱之為“88萬韓元世代”。中國的“蟻族”現象在韓國似曾相識,“高學歷低收入者”這個群體在中韓兩個社會裏是一種共同的社會現象。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在“蟻族”背後兩國共同面臨的一些時代性和社會性問題。由於時間關係,在此我就不作深入分析了。

  那麼,今天筆者想提出的是,作為一個平民出身的“蟻族”青年,如何才能改變自身命運?我們看到在不同國家,甚至在西方發達國家,現在都出現了社會縱向流動變緩的問題,在社會結構日益固化的今天,青年向上階層躍升愈加困難。

  但是知識經濟的到來,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這種階層固化,給出身平民的青年以新的機會。青年得以通過教育,跨過漫長低效的經驗積累,代之以理論知識的高效學習,實現對年長者的“彎道超車”。我們正步入一個被科技進步所震蕩的全新時代。這一過程中,技術成為最大的變量。而在理解、接受和掌握新技術方面,在這個長輩反過來向晚輩學習的後喻文化時代中,年長者的經驗不可避免地逐漸喪失了傳喻的價值。

  中國經濟現在進入了新常態,在這個背景下,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創業創新成為經濟新常態的引擎。青年成本低、跳得高、學得快,對以新技術為主的創新創業有着天然的親近感和契合度,經濟新常態的特點決定了青年必然是創新創業的主力。

  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同時,中國人口也進入了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發展形態。2015年以後中國將進入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時期。預測顯示,從2015~2035年的20年時間裏,中國老年人口比例將會增加一倍,達到20%;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人口發展預測,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可見,未來的15至20年,是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比率保持較高水平的最後機會,隨着青年的不斷減少,創新創業的動力也將日益降低,經濟發展的引擎就會放慢速度。等到中國老齡化程度嚴重時,我們再想推動創新創業,最好的時期已然錯過,創新創業所帶動的經濟社會轉型必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因此,雖然説青年是中國創新創業的主力軍,但是青年對創新創業的作用並不是持久的,而是存在一個15至20年的窗口期,對此,我們要有強烈的危機憂患意識和只爭朝夕的拼搏奮鬥精神。

  再看韓國,前不久公布的2014年韓國50富豪榜中,除了為人熟知的三星、現代等集團掌門人,首次上榜的新晉富豪Kakao Talk創始人金凡秀也引人矚目。這個被稱為“韓國版微信”的應用,上線僅4年,在全球擁有1.4億註冊用戶,韓國95%的智能手機用戶都在使用。Kakao Talk作為韓國創業企業成功的典型案例,真正做到了從巨頭壟斷中破局,而它也是正在興起的韓國創業潮的最佳縮影。

  韓國總統樸槿惠提出了“創造經濟所代表的是韓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模式”,並承諾將為打造“創造經濟”進行改革。韓國政府吹響的號角,已經開始引發連鎖效應,掀起了韓國創新創業的浪潮。

  “創造經濟”的主要推動者當然是年輕人。其實,從2000年起韓國也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按照目前的速度,預計2018年,韓國65歲以上老人將佔人口總數的14%,2026年將佔到20%,這使得韓國青年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近幾年,很多韓國青年開始自己創業,尋找發展機會,同時,鼓勵青年創業的政府支持計劃也全面展開。但是韓國整體市場比較小是創業者的一大問題,新興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有不可忽視的市場增長空間。可以預見,以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韓國創新創業青年更加注重中國市場的培育和發展。

  從以上對比可見,中國和韓國都面臨着共同的挑戰和共同的機遇。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消極影響並非不能控制或避免,當然其積極的經濟後果也並非可以自動實現,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制度安排和政策的合理性。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面臨着經濟落後、資金短缺、人口增長壓力沉重等眾多嚴重問題,但是改革開放政策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個繁榮時期,僅用了30多年時間就使中國從一個貧窮的國家發展成為中等以上收入國家,這充分證明了制度創新的關鍵作用。也同樣是在20世紀70年代,韓國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整個崛起過程也充分證明了制度創新的巨大作用。在人口和經濟進入了新常態的今天,中國需要制度創新,韓國也需要制度創新。這取決於産業結構的深度調整,取決於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更取決於我們如何對待青年、激發青年的創造力和活力。我們不能再以昨天的經驗規劃今天,而要用今天的想象展望明天。如果説,過去30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可以依賴人口紅利、土地紅利乃至環境紅利,那麼經濟新常態的內在要求,使得我們不能再依靠這些傳統的資源優勢,要想找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必須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必須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必須尊重青年主體地位,煥發青年創造熱情。而在這方面,韓國一定會帶給我們中國很多的啟示和借鑒。

【糾錯】 [責任編輯: 畢秋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60113483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