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社會科技評論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獨家 | 中國梵鐘何以漂泊至韓國

2015年09月11日 13:34:45 來源: 新華網韓國頻道

  ↑圖為收藏在仁川市立博物館的中國青銅香爐。

  上世紀初,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0年前後,日本人在仁川富平地區建立一座陸軍兵工廠。1942年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最激烈時,戰略物資奇缺,為了戰爭需要,日軍不僅在朝鮮半島、甚至還從中國搜刮來大量銅鐵類文物運到兵工廠。然而還沒等日軍將這一批文物熔化成鐵,日本就於1945年8月宣布投降。

  光復後的韓國百廢待興,正在籌建仁川市立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李女士無意中在富平兵工廠的廢墟裏發現了這幾件中國文物。就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下,這些中國文物成為仁川市立博物館裏最珍貴的藏品之一。

  ↑圖為中國香爐。

  【日本侵略中韓的歷史罪證】

  仁川市立博物館展示教育部部長裴晟洙告訴記者,仁川市立博物館建館以來,雖館址幾經變遷,但一直將這幾件中國文物視為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妥善保存至今。

  他&&,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時期,許多文物被日軍搜刮後毀於一旦。這些戰爭時被日本人掠奪到韓國的中國文物,因此也是日軍侵略罪行的見證。每當有參觀者來訪時,解説員都會特別介紹這些中國文物的由來。

  隨着參觀者不斷增多,有些韓國民眾知道了這些有特殊經歷的中國文物後,也討論過是否應讓文物回家。對此裴晟洙&&,此前,一家收藏了韓國文物的中國博物館曾與館方&&,希望交換文物。但館方認為,這些文物既然是在仁川被發現,有其特殊意義,因而希望它們還是能留在博物館內作為一段歷史的見證。

  ↑圖為仁川中華街(攝影沈伯韓)。

  站在3座梵鐘前,心情久久難以平復。現在的仁川,早已看不到日本殖民統治的痕跡,唯有這些當年的遺物仿佛在靜靜地向游人講述着往昔的故事。對於深受相同歷史傷痛的中韓兩國民眾來説,它們承載着同一段沉重歷史。(記者姚琪琳、冮冶)

 

<< 中韓雙語閱讀 >>

日本輿論敦促“安倍談話”明確寫入“侵略”“道歉”等關鍵詞

外交部:希望日本領導人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

“安倍談話”恐缺失關鍵詞

 

新華網韓國頻道 >>

   上一頁 1 2 3 4  

【糾錯】 [責任編輯: 畢秋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346134614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