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2O的風口啟航——中國在韓創業者徐宏飛的創業經
新華網首爾8月10日電(記者彭茜)進店前,在線預訂一杯星巴克咖啡,走入門店時,訂單自動進入後&管理系統。不一會兒,消費者手機收到提示“咖啡好了”,不用排隊便取走咖啡,就像“用電子化手段加了個塞兒”。這是徐宏飛在韓國創立的YAP軟體幫助完成的一個場景。
2014年末,YAP在韓國上線運營,擁有300多萬活躍用戶,覆蓋韓國主要便利店、餐廳、咖啡館、購物中心等近50萬商家,並攬獲韓國諸多第三方應用程序(APP)大獎。據統計,36歲的徐宏飛與韓方合夥人開發運營的YAP已是韓國市場佔有率最大的生活服務類APP。
YAP的核心是擁有大量專利的Beacon技術,又稱低功耗藍牙技術。“從PC時代走向移動互聯網時代,講究應用場景的開發。Beacon正是基於應用場景的一個主要硬體裝置,”徐宏飛説,“我們想讓消費者更高質地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上線不到一年,YAP公司已免費為韓國星巴克、各大連鎖便利店、百貨商場等1.5萬戶商家安裝3萬個Beacon硬體發射端。推門進入韓國便利店CU,YAP用戶的手機會自動接收優惠劵,結賬時手機內置CU會員卡可直接積分,關聯信用卡則可在線支付。
徐宏飛説,未來更理想的狀態是,用戶起身走向收銀&時,結算界面被自動喚醒,實現一鍵支付。
科技發展讓這些未來場景指日可待,而創始人徐宏飛在此之前經歷了10年沉澱。
2005年,從首爾大學語言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後,他先後在韓國最大的門戶網站NAVER、韓國能源化工與通訊巨頭SK集團、三星集團工作。大學時代就特別感興趣的互聯網領域一直讓他唸唸不忘。
創辦YAP前,徐宏飛擔任過支付寶韓國總經理,收穫了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經驗。隨後,O2O的熱潮吹向韓國,徐宏飛決心順勢而行,借風飛翔。
其實,韓國原有的創業環境並不好。首先,市場深度廣度不夠,創新型小企業很難與大企業共存;其次,韓國以大企業為主的文化使得針對中小企業的投、融資不夠活躍;第三,有能力的人大多選擇考公務員和進大企業,優秀創業人才流失嚴重。
直至2013年,韓國政府開始踐行總統樸槿惠提出的“創造經濟”理念,隨後,又撥款30多億美元在此後3年用於培育初創企業,創業環境才有了根本性轉變。政府與三星、現代等大企業聯合,在首爾、釜山等17座城市設立創造經濟與創新中心。大批優秀人才開始選擇創業而非就業,國外風投資本也聞風涌入韓國。
韓國擁有高速互聯網等先進的移動通信基礎設施,服務業成熟,可生活服務類移動應用卻極為有限,這種“真空”促成了YAP的誕生。“現在這批年輕人是幸運的,社會文化和國家政策正逐漸往創業方傾斜,允許他們去挑戰不同領域,”徐宏飛説。
在首爾江南區新沙洞一棟大樓裏,有6層是YAP的辦公區域。200多名以80後、90後為主的團隊成員在這裡日夜不停地構思着新點子,他們創意無限、熱情高漲。其中,有一支新隊伍由十幾名中國人組成,他們的目標是設計一款全新的旅行類APP,來迎合中國游客赴韓游的東風。
韓國旅游發展局數據顯示,2014年訪韓中國游客突破600萬人次,同比增長41.6%,創歷史新高。
徐宏飛介紹,這款專門針對中國游客的APP計劃於8月初推出,將依託YAP的海量商家資源和Beacon技術,以韓國主要商圈為中心,着重開發滿足游客吃喝玩購的應用場景。游客可獲得消費信息、旅游嚮導、在線翻譯、交通預訂、旅游互動平台等服務,結算平台將融合銀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我們希望做的就是解決中國游客在海外旅行中的痛點,使他們享受更多質優價廉的服務,更愉快地度過自己在韓國短暫的旅行生活,”徐宏飛説。
中國人在韓國創業主要集中於産業鏈低端,建立科技公司這類創新型創業並不多見。在徐宏飛看來,YAP團隊的嘗試,從某種程度上説,是一次“身先士卒”。
“我們是帶着一種使命感在創業,希望YAP成為一個範本,為後來者樹立信心,”徐宏飛説。
6月初,國內知名創客空間“車庫咖啡”的主創成員到訪YAP,在增加中韓創業圈交流、為創業者提供方向性指導等話題上一拍即合。
徐宏飛認為,除了促進青年創業者間交流,更要給他們提供接觸中韓合作夥伴和資本的機會,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
他説:“只有真正有一群中國人在韓國紮下根來,與韓國青年成為創業合作夥伴,才能從本質上促進兩國年輕人更多更好地交流,支持韓國留學生在中國創業也有同樣效果,這是青年創業在民間外交層面的意義。”
如今,YAP已開始試水韓國之外的國際化之路。2014年初,YAP與越南最大網絡企業VNG攜手,推出越南版YAP,同時,也在探索進入日本、新加坡、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市場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