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如何看中國游客潮 統計顯示“中國游客的力量”

(資料圖)
編者的話:中國旅游研究院8月28日發布的《2015年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07億人次,同比增長19.5%,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客源地。在中國內地居民出國旅游目的地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韓國、泰國和日本。中國人出國游玩早已不是新鮮事,但紅紅火火的出境游背後,有關這些中國人的報道不絕於耳。有人熱烈歡迎,期待豪爽的中國客到來;有人抱怨,希望中國人蜂擁而入的勢頭緩一緩。在韓日這兩個離中國最近的旅游目的地,中國游客又是什麼形象呢?官方和民間的態度差別大嗎?《環球時報》記者就此調查傾聽來自各方的聲音。
官方:歡迎
韓國國營的觀光公社中國部部長徐英忠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為吸引中國游客,韓國比任何國家都更致力於儘早實施簽證簡化政策。濟州因實施對中國人免簽政策,已成為受中國游客喜愛的代表性外國旅游地。此外,為配合中國散客增長的趨勢,韓國降低了多次簽證的門檻。他還&&,目前韓國的K—POP及韓劇等韓流因素已成為中國游客心目中韓國的文化象徵,但基礎設施建設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前提。隨着中國游客收入的增加,韓國方面將針對不同需求的游客設計多種多樣的軟體設施。
徐英忠説,自2012年起,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到訪韓國的外國游客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游客的到來不僅促進了韓國旅游業的發展,在百貨店、免稅店、餐飲、服裝及化粧品等消費領域也對韓國經濟産生了巨大影響。
8月上旬赴華推廣旅游的首爾市長樸元淳也對《環球時報》記者&&,為提高中國游客的再訪率,將積極開發能滿足中國游客需求的,以醫療、韓流、結婚、美容等為主題的旅游産品。他&&,要針對團體旅游産品實施優秀産品認證制度,以提高旅游産品質量,並盡量解決中國游客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如增加中文路標、製作中文導游小冊子等。
“對於中國游客的到來,我們當然感到高興。”日本觀光廳外客誘致室室長佐藤久泰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説,雖然有媒體説中國人素質低,但我們不這樣認為,根本原因還是風俗習慣不同。我們正努力通過中國的有關部門,以及用微博等方式向中國游客説明日本人的風俗、衞生習慣等,相信只要中國人理解、了解了,就會遵守,也就不存在素質高低問題了。
佐藤先生就一些具體事例向《環球時報》記者做了解釋。他提到有中國游客吃自助餐時拿得多卻吃不了,吃飯時把骨頭等亂丟在桌子上等,但他強調這是習慣問題。他還提到有媒體反映中國游客在便利店買東西沒付錢就開封,問記者這是不是中國人的習慣?記者給以否定回答後,他立刻説“看來這是個別現象,互相了解真的很重要”。
“現在,雖然媒體都在關注中國人在日本的購買力,但我們認為中國人到日本並不僅僅是購物,還願意體驗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然後獨自發展起來的文化”,佐藤&&,“日本不僅有東京和大阪、京都,還有很多地區有着獨特的傳統文化,如東北地區、四國等地。今後我們將提供各個地區的多元化情報,讓更多中國人成為願意多次來日本旅游的回頭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