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我看好家鄉的發展 扎根龍江是最好的選擇
2022-08-26 14:21:5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網哈爾濱8月26日電 8月25日,由新華社黑龍江分社、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聯合推出的新華訪談《讀懂龍江:企業家看龍江營商環境》欄目正式上線,首期邀請的嘉賓是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芳,她圍繞營商環境主題,為網友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

  新華網:我們了解到近年來和糧農業在農産品精細加工、大健康領域都有所突破,您創業之初為什麼選擇落戶龍江、最終扎根龍江?

  張芳: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龍江人,我選擇返鄉創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有句古話叫作“父母在,不遠行”,因為家裏的一些變故,我毅然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選擇回鄉。創業初衷和動力就是要為父母擔起責任,做出點成績來,也為生我養我的家鄉作出一些貢獻。

  我現在經營的和糧農業是一家集種植、生産、加工、倉儲、研發、銷售於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在公司發展歷程中,不斷創新渠道拓展,充分利用“互聯網+農業”直通車,通過線上橫向多領域電商模塊運營、縱向多板塊項目拓展業務深度模式,已經布局形成線下實體店和線上電商&&、新媒體相結合的全渠道營銷版圖。

  我很看好家鄉的發展,借助資源優勢,扎根龍江是我們年輕人最好的選擇。

  新華網:您帶領企業“安家”龍江十餘年,這十幾年對黑龍江營商環境的變化有哪些切身感受?結合您的實際情況談一談。

  張芳:我覺得這些年我們黑龍江硬體和軟體都有很大提升,我們切身感受到了黑龍江營商環境的巨大變化。從政府的職能程序精簡、企業證照“多證合一”讓企業少跑腿,到提升服務水平,讓企業少求人、不求人,政務服務上都感受到娘家人般的溫暖。再到優化市場環境、優化招商政策,鼓勵支持龍江企業“走出去”、吸引南方企業“引進來”,從“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戲言到“投資必過山海關”的真言。尤其是我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常接受上級主管部門及各行政職能部門到企業上門服務,不斷了解企業存在的困難,積極給予協調組織解決,真正如親人般地溫暖。

  新華網:隨着黑龍江領導幹部包聯企業制度的實施,咱們企業的包保幹部為企業解決了哪些急難愁盼問題,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哪些助力?

  張芳:領導幹部包聯企業的服務,為我們企業解決了很大的難題。在企業産權手續辦理中,多次幫助我們給予協調、組織專題會,一週一督辦,持續跟進企業解決企業的困難,為企業規模化、資産擴大化提供一些助力。

  新華網:有人説,政企需要“共情”,才能一起創造、一起奮鬥、一起向未來,您如何看待政企關係?

  張芳:和糧農業在企業發展中,始終保持着與政府各部門的高度互動。企業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政策來源於政府了解企業的需求,企業發展也需要緊隨政府戰略規劃方向,這樣才能可持續發展,打造百年企業,政企協作才能搞好經濟。

  新華網:黑龍江是農業大省,正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和糧農業作為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您如何帶領企業持續高速發展?

  張芳:和糧深耕農業17年,我們的主要經營方式是利用“互聯網+農民+合作社+倉儲+生産+營銷”的新型現代化農業産業營銷模式,在歷史的新發展階段,計劃通過“人、貨、場”的形式,將傳統農業融入文化、藝術、科技元素,使傳統的農業産品透過“創意”工具,轉化為更具審美價值形態、健康生態理念、文化創造內涵的全新農産品,提供更加綠色健康的膳食服務。

  未來,我們公司將繼續以“務實敢為、開放謙遜、追求極致、坦誠清晰、始終創業”的核心價值觀,夯實企業基礎管理,繼續優化資源配置,創新細化産品格局,不斷開拓市場渠道,努力打造擁有悠久歷史品牌的百年企業,努力成為全國最專業的雜糧生産基地,成為全國最大的大米和雜糧的供應企業。

  策劃:劉偉 孫恒義

  監製:王淮志 趙恩澤

  統籌王春雨 徐宜軍 孫琦峰 袁英 管建濤 聶靖人 隋秋君

  主持人:王建

  文字:顏秉光 李國紅

  視頻何山 才萌 王澤郡

  海報:史峻誠

  承辦: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黑龍江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黑龍江分公司、新華網黑龍江分公司

  聯合出品:新華社黑龍江分社 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

+1
責任編輯: 郭梁越 董雲竹
美麗的高原濕地阿萬倉
美麗的高原濕地阿萬倉
池黃鐵路跨寧安高鐵鋼蓋梁吊裝完成
池黃鐵路跨寧安高鐵鋼蓋梁吊裝完成
雄安新區:構建城市骨幹路網體系
雄安新區:構建城市骨幹路網體系
湖南雙峰:再生稻 喜豐收
湖南雙峰:再生稻 喜豐收
010070340010000000000000011119071310655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