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傷”+補栽+優化 今春哈爾濱城市綠化有變化
2022-03-13 09:43:05 來源: 黑龍江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哈爾濱市道裏區河鼓街附近,園林工人對受損樹枝進行修剪。

  去年11月,一場罕見的凍雨突襲哈爾濱,街路和各大城市公園裏的大量樹木出現倒伏、折枝現象。幾個月以來,受損樹木的生長情況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3月初,哈爾濱市園林部門全面啟動春季樹木修剪養護工作。截至目前,哈爾濱市已有6萬余株樹木完成春剪工作。

  為樹木“療傷” 春剪提前半個月

  12日8時30分,道裏區河鼓街與前進路交口,一名園林工人正借助登高車用油鋸對行道樹的病枝進行修剪。

  “今春樹木修剪工作較往年提前了半個月左右。”道裏區園林局管理建設科負責人談毅介紹。由于去年哈爾濱市遭受極端凍雨天氣,樹木有不同程度損傷,今年春剪工作任務量較往年要重。為確保及時完成修剪任務,根據哈爾濱市園林綠化中心的相關部署,道裏區園林局于3月1日開始對轄區200余條街路和15個公園內的樹木啟動春季修剪工作。“此次春剪工作重點是為受損樹木清除病枝枯枝,確保樹木修剪後無白茬,並在剪口處涂抹愈傷劑,防止樹木水分蒸發,保證長勢良好。”談毅介紹。

  據悉,為確保春季樹木健康生長,哈爾濱市各區園林部門從去年年底就對受損樹木的街路進行普查,確定了需要修剪的樹木的數量及點位,為春剪打基礎。

  補栽與跟蹤防治同步 讓今春綠意盎然

  在去年凍雨災害的影響下,冰城多條主幹街路的行道樹受損,其中以木質較軟的楊樹、柳樹受傷最為嚴重。“一些樹木主幹彎了,會不會危及樹木生命?”“有的樹木杈枝都折斷了,什麼時候才能恢復原貌?”幾個月以來,受損樹木今後的生長情況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擔憂。

  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哈爾濱市園林綠化中心園林管護科科長朱自琦。朱自琦表示,去年冬季凍雨災害發生後,哈爾濱市各區園林部門第一時間對倒伏、折枝樹木進行搶救,“壓彎腰”的樹木通過牽拉、支架等方式進行扶直、固定;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樹枝和嚴重偏冠的樹木進行及時修剪,保證樹木成活,安全越冬。“凍雨天氣確實給哈爾濱市的樹木造成了很大傷害,但樹木的生命力極其頑強,並且有自然恢復功能。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精細養護,多數樹木能恢復如初。”

  雖然樹木生命保住了,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凍雨災害後的樹木易發生樹皮脫落或病蟲害等次生災害。“加強受損樹木災後跟蹤觀察十分重要。”朱自琦説,根據《哈爾濱市暴雪凍雨天氣園林樹木受災搶險技術指導意見》,今春哈爾濱市將重點加強災後樹木跟蹤觀察和次生災害預防工作,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而針對主幹折斷而缺失的樹木,朱自琦介紹,哈爾濱市城管局園林綠化中心於去年年底組織各區對街路綠地、行道樹、公園內缺失情況,逐路段、逐點位、逐棵樹進行拉網式排查。3月末,哈爾濱市將正式啟動補植工作,計劃補植樹木1.7萬余株,並增加水曲柳、蒙古櫟、椴樹等抗風保土能力強的樹種栽種比例,全面提升哈爾濱市樹木抗擊自然災害能力,讓今春綠意盎然。

  優化樹種配置 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樹木在城市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記者從園林部門了解到,哈爾濱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每年的5月初至10月末為植物綠色期。以楊樹、柳樹、榆樹為代表的速生(較速生)樹種,有著發芽早、落葉晚、耐寒、適應性強、綠色期長等優點。為適應氣候條件,哈爾濱市早年城市綠化就形成了以楊樹、柳樹、榆樹、糖槭為主的速生樹木種植結構。

  雖然楊樹作為東北行道樹種有很多優點,但它是淺根樹種,樹體高直、冠大,這些特點決定了其本身抗擊風力較其他樹種弱,在凍雨、大風等極端天氣下更容易折枝、倒伏。

  城市綠化建設是一項十分必要且長期艱巨的工程,樹木種植選擇也應從景觀、經濟、安全等多緯度進行綜合考量。朱自琦介紹,隨著城市綠化水準不斷提升,哈爾濱市園林綠化工作也與時俱進,不斷優化。近年來,哈爾濱市正加大蒙古櫟、椴樹、水曲柳、五角楓等抗風保土能力強的慢生鄉土樹種的選培力度,全面提高城市樹木防災減災的能力。

  “在未來城市綠化樹種的選擇上,哈爾濱市將繼續加強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的科學合理配置,發揮不同樹木品種優勢提升抵禦不同自然災害的能力。”朱自琦説,以植物造景為主,合理搭配喬、灌、花、草(地坡),形成層次分明、季相豐富、植物長勢優良的綠化景觀,從而實現植物品種多樣性,使生態環境更優質、更宜居。(文/攝 記者 劉瑞)

+1
責任編輯: 才萌 郭梁越
最是一年春好處丨春回大地 葛根“出山”
最是一年春好處丨春回大地 葛根“出山”
【“飛閱”中國】春日七彩丹霞斑斕多姿
【“飛閱”中國】春日七彩丹霞斑斕多姿
春暖農忙
春暖農忙
是誰的花燈這麼“潮”范兒?
是誰的花燈這麼“潮”范兒?
010070340010000000000000011119061310512071